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发酵法制氨基酸论文

L-色氨酸高产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5页
   ·L-色氨酸的理化性质及应用第10-11页
   ·L-色氨酸生产方法及研究现状第11-17页
     ·蛋白质水解法和化学合成法第11-12页
     ·酶促转化法第12-14页
     ·微生物发酵法第14-16页
     ·基因工程技术在L-色氨酸生产菌种选育中的应用第16-17页
     ·高密度培养技术在色氨酸生产中的应用第17页
   ·L-色氨酸的测定方法第17-18页
   ·L色氨酸发酵生产的菌种第18页
   ·L-色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及代谢调节机制第18-20页
   ·代谢控制育种思路及实例第20-23页
     ·切断支路代谢第20页
     ·解除菌体自身反馈调节第20-21页
     ·增加前体物的合成第21-22页
     ·切断进一步代谢第22页
     ·其他标记第22-23页
   ·代谢工程在色氨酸生产菌选育中的应用第23-24页
   ·论文的立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L-色氨酸产生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第25-36页
   ·前言第25页
   ·实验材料第25-28页
     ·土壤、活性污泥样品来源第25页
     ·仪器与试剂第25-26页
     ·主要培养基第26-27页
     ·主要溶液第27-28页
   ·实验方法第28-29页
     ·土壤菌种的分离纯化第28页
     ·筛选方法第28页
     ·分析方法第28-29页
     ·菌体生长曲线的绘制第29页
     ·显微镜检分析第29页
   ·结果与讨论第29-35页
     ·L-色氨酸工作曲线的绘制第29-30页
     ·菌种的分离纯化第30-32页
     ·色氨酸菌株的初筛和复筛第32-33页
     ·复筛菌株分类鉴定的性能分析第33-34页
     ·复筛菌株生长曲线的绘制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L-色氨酸高产菌的诱变选育第36-50页
   ·实验材料第36-38页
     ·菌种第36页
     ·仪器与试剂第36-37页
     ·主要培养基第37-38页
     ·相关溶液第38页
   ·实验方法第38-40页
     ·诱变方法第38-39页
     ·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第39-40页
     ·抗性菌株的筛选第40页
   ·结果与讨论第40-48页
     ·诱变条件的选择第40-42页
     ·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第42-43页
     ·5-氟-DL-色氨酸的抗性菌株的筛选第43-45页
     ·5-甲基-DL-色氨酸的抗性菌株的筛选第45-46页
     ·4-氟-DL-苯丙氨酸的抗性菌株的筛选第46-47页
     ·磺胺胍抗性菌株的筛选第47页
     ·目标突变菌株遗传稳定性的测试第47-48页
     ·菌种保藏注意事项第48页
   ·本章小节第48-50页
第四章 L-色氨酸摇瓶分批发酵条件的优化第50-69页
   ·引言第50页
   ·实验材料第50-52页
     ·菌种第50-51页
     ·主要仪器第51页
     ·主要试剂第51页
     ·培养基第51-52页
   ·实验方法第52-53页
     ·种子培养方法第52页
     ·摇瓶发酵培养方法第52页
     ·分析方法第52-53页
   ·结果与讨论第53-67页
     ·种子培养基的优化及培养条件的优化第53-59页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第59-64页
     ·发酵条件的优化第64-67页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总结第69-70页
     ·从土壤中分离筛选产色氨酸的菌株第69页
     ·诱变选育出一株产L-色氨酸较高的突变株第69页
     ·优化了目标突变株SG-116摇瓶分批发酵条件第69-70页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让·安托万·孔多塞教育思想初探
下一篇:从华联超市案看软件最终用户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