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公益性保护
论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页 |
第一章 从不同法域看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性质 | 第10-18页 |
第一节 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的不同性质 | 第10-15页 |
一、知识产权法侧重私益角度保护 | 第10-12页 |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侧重公益角度保护 | 第12-14页 |
三、“公”、“私”法结合,全面保护知识产权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和知识产权法的趋同性 | 第15-18页 |
一、两法在价值取向上的一致性 | 第15-16页 |
二、两法在内容上的趋同性 | 第16-17页 |
三、两法趋同性成为竞争法公益性保护的基础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知识产权法私益性保护的缺憾 | 第18-25页 |
第一节 知识产权法对知识产权的私益性保护 | 第18-21页 |
一、知识产权的内容 | 第18-19页 |
二、知识产权法私益性保护的方式 | 第19-20页 |
三、知识产权法私益性保护的两面性 | 第20-21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法私益性保护的局限性 | 第21-25页 |
一、缺乏对知识产权的全面保护 | 第21-23页 |
二、缺乏不同知识产权权利间的协调 | 第23-24页 |
三、不利于对社会整体利益的兼顾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公益性保护 | 第25-33页 |
第一节 相对开放性全面保护知识产权 | 第25-28页 |
一、法律规定的相对开放性特点 | 第25-26页 |
二、一般条款的适用 | 第26-27页 |
三、对知识产权的补充保护作用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商业道德规范加强权利间协调 | 第28-30页 |
一、权利冲突背后的不正当竞争 | 第28页 |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商业道德 | 第28-29页 |
三、商业道德在解决权利冲突中的运用 | 第29-30页 |
第三节 立足社会整体利益引导知识产权竞争 | 第30-33页 |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利益的多元化 | 第30-31页 |
二、超越竞争关系保护多重利益 | 第31-32页 |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竞争的引导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对知识产权的公益性保护 | 第33-46页 |
第一节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 第33-37页 |
一、我国反不正当竞争立法概况 | 第33-34页 |
二、禁止仿冒行为 | 第34-35页 |
三、解决知识产权权利冲突 | 第35-36页 |
四、保护商业秘密 | 第36-37页 |
第二节 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知识产权的公益性保护 | 第37-46页 |
一、明确未注册商标的保护 | 第37-40页 |
二、打破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界定的局限性 | 第40-42页 |
三、拓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适用范围 | 第42-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