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6页 |
前言 | 第6-7页 |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念 | 第7-9页 |
(一) 非法证据的含义 | 第7-8页 |
(二) 非法证据的分类 | 第8页 |
(三)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含义 | 第8-9页 |
二、对国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考察 | 第9-23页 |
(一) 英美法系代表国家对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 | 第10-15页 |
1、美国 | 第10-13页 |
2、英国 | 第13-15页 |
(二) 大陆法系代表国家对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 | 第15-17页 |
1、德国 | 第15-16页 |
2、法国 | 第16页 |
3、日本 | 第16-17页 |
(三) 联合国有关非法证据排除的规定 | 第17-18页 |
(四) 影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确立的因素 | 第18-23页 |
1、两大法系的非法证据排除模式 | 第18-19页 |
2、两大法系关于非法证据排除的不同规定 | 第19-20页 |
3、影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内容的因素 | 第20-23页 |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考量 | 第23-28页 |
(一)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分析 | 第23-25页 |
1、人权保障 | 第24页 |
2、维护法治尊严 | 第24-25页 |
3、有利于控制犯罪 | 第25页 |
(二) 面临的价值冲突 | 第25-26页 |
(三) 价值选择 | 第26-28页 |
四、我国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现状 | 第28-35页 |
(一) 立法现状 | 第28-30页 |
1、相关法律的有关规定 | 第28页 |
2、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 | 第28-30页 |
(二) 司法实践 | 第30-33页 |
1、非法证据排除的实践状况 | 第30页 |
2、背景考察 | 第30-33页 |
(三) 理论研究 | 第33-35页 |
五、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构建 | 第35-54页 |
(一) 确立构建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 | 第35-38页 |
1、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之理论基础 | 第35-37页 |
2、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 | 第37-38页 |
(二)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体性规则构想 | 第38-45页 |
1、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概念厘清 | 第38-39页 |
2、对非法言词证据排除的完善 | 第39-42页 |
3、确立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 | 第42-44页 |
3、“毒树之果”的排除 | 第44-45页 |
4、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 | 第45页 |
(三)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程序性规则 | 第45-50页 |
1、提出排除非法证据的主体 | 第46页 |
2、非法证据排除的主体 | 第46-47页 |
3、提出非法证据排除的阶段 | 第47页 |
4、排除非法证据的审理程序 | 第47-49页 |
5、非法证据排除的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 | 第49-50页 |
(四) 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配套措施 | 第50-54页 |
1、理念支撑 | 第50-51页 |
2、制度支撑 | 第51-54页 |
结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7-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