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第一章 盐生杜氏藻MAPK基因的克隆 | 第16-2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6-24页 |
·材料 | 第16-18页 |
·菌种与藻种 | 第16页 |
·试剂 | 第16-17页 |
·培养基 | 第17-18页 |
·仪器 | 第18页 |
·方法 | 第18-24页 |
·盐生杜氏藻的培养 | 第18-19页 |
·EST的获得 | 第19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19页 |
·MAPK基因3’-RACE | 第19-23页 |
·MAPK基因5’-RACE | 第23-24页 |
·全长cDNA序列拼接及验证 | 第24页 |
2. 结果 | 第24-27页 |
·MAPK的EST分析 | 第24-25页 |
·盐生杜氏藻RNA的提取 | 第25页 |
·MAPK的3’-RACE | 第25-26页 |
·MAPK的5’-RACE | 第26页 |
·全长cDNA序列拼接及验证 | 第26-27页 |
3. 讨论 | 第27-29页 |
·RNA的提取 | 第27页 |
·MAPK的末端快速扩增 | 第27-28页 |
·全长cDNA序列分析 | 第28-29页 |
第二章 盐生杜氏藻MAPK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9-36页 |
1. 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核苷酸序列分析 | 第29页 |
·cDNA序列核酸GC含量分析 | 第29页 |
·序列读框分析 | 第29页 |
·加A信号位点预测 | 第29页 |
·蛋白质序列分析 | 第29-30页 |
·保守功能结构域分析 | 第29页 |
·蛋白质性质分析 | 第29-30页 |
·二级结构预测 | 第30页 |
·三级结构预测 | 第30页 |
·氨基酸序列多重序列比对 | 第30页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30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0-36页 |
·核酸序列分析 | 第30-31页 |
·cDNA序列核酸GC含量分析 | 第30-31页 |
·加A信号位点预测 | 第31页 |
·序列读框分析 | 第31页 |
·蛋白质序列分析 | 第31-36页 |
·保守功能结构域分析 | 第31-32页 |
·蛋白质性质分析 | 第32-33页 |
·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预测 | 第33-34页 |
·氨基酸序列多重序列比对 | 第34-35页 |
·系统发育分析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盐生杜氏藻MAPK基因组序列的克隆与进化分析 | 第36-46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6-41页 |
·材料 | 第36-37页 |
·菌种与藻种 | 第36页 |
·试剂和培养基 | 第36-37页 |
·仪器 | 第37页 |
·方法 | 第37-41页 |
·总DNA的提取 | 第37-38页 |
·基因组Southern杂交分析 | 第38-41页 |
·基因组DNA片段的克隆 | 第41页 |
·DsMPK基因组序列的内含子、外显子分析 | 第41页 |
2. 结果 | 第41-44页 |
·基因组DNA提取 | 第41-42页 |
·Southern杂交分析 | 第42页 |
·基因组片段克隆 | 第42-43页 |
·基因组序列内含子和外显子分布分析 | 第43-44页 |
3. 讨论 | 第44-46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4页 |
·Southern杂交 | 第44-45页 |
·基因组 DNA序列克隆 | 第45页 |
·基因组序列的内含子和外显子分布分析 | 第45-46页 |
第四章 胁迫对盐生杜氏MAPK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 | 第46-5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6-49页 |
·材料 | 第46页 |
·藻种 | 第46页 |
·试剂与培养基 | 第46页 |
·仪器 | 第46页 |
·方法 | 第46-49页 |
·各种胁迫处理 | 第46-47页 |
·总RNA的提取及质量的检测 | 第47页 |
·反转录反应 | 第47-48页 |
·特异引物和内参引物的设计及验证 | 第48页 |
·荧光定量PCR | 第48页 |
·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的处理 | 第48-49页 |
2. 结果 | 第49-51页 |
·RNA提取的检测 | 第49页 |
·引物特异性的检测 | 第49-50页 |
·QRT-PCR结果 | 第50-51页 |
3. 讨论 | 第51-53页 |
·荧光定量PCR条件优化 | 第51页 |
·DsMPK基因的差异表达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盐生杜氏藻MAPK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 第53-6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3-58页 |
·材料 | 第53-55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53页 |
·试剂 | 第53-55页 |
·培养基 | 第55页 |
·仪器 | 第55页 |
·方法 | 第55-58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55-56页 |
·SDS-PAGE蛋白质凝胶电泳 | 第56-57页 |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57-58页 |
·融合蛋白的金属离子螯合层析纯化 | 第58页 |
·融合蛋白中咪哇的透析及蛋白浓缩 | 第58页 |
2 结果 | 第58-60页 |
·ORF序列的扩增和载体的构建 | 第58-59页 |
·融合蛋白的表达与条件的优化 | 第59页 |
·融合蛋白的纯化、透析和浓缩 | 第59-60页 |
3. 讨论 | 第60-62页 |
·ORF的扩增和载体的构建 | 第60页 |
·融合蛋白的表达优化 | 第60-61页 |
·融合蛋白的纯化及浓缩保存 | 第61-62页 |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综述: | 第66-81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