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4页 |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涂尔干人类学思想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涂尔干生平、学术思想的渊源及其思想的主要特征 | 第14-21页 |
一、涂尔干生平 | 第14-15页 |
二、涂尔干学术思想的渊源 | 第15-18页 |
三、涂尔干学术思想的主要特征 | 第18-21页 |
第三章 涂尔干人类学思想的社会学渊源 | 第21-35页 |
一、《社会分工论》中的人类学思想 | 第21-26页 |
二、《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中的人类学思想 | 第26-31页 |
三、《自杀论》中的人类学思想 | 第31-35页 |
第四章 乱伦禁忌与外婚制 | 第35-38页 |
一、外婚制与氏族的关系 | 第35页 |
二、外婚制与塔布的关系 | 第35-36页 |
三、外婚制起源的主要及次要原因 | 第36页 |
四、外婚制的演变 | 第36-37页 |
五、评论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原始社会的分类问题 | 第38-42页 |
一、分类体系的演变 | 第38-40页 |
二、分类问题的结论 | 第40页 |
三、评论 | 第40-42页 |
第六章 原始社会的宗教研究 | 第42-57页 |
一、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42页 |
二、预备性问题 | 第42-44页 |
三、初级信仰 | 第44-50页 |
四、主要的礼仪姿态 | 第50-53页 |
五、宗教研究的结论 | 第53-55页 |
六、评论 | 第55-57页 |
第七章 涂尔干的人类学学术遗产及影响 | 第57-68页 |
一、涂尔干的人类学学术遗产 | 第57-61页 |
二、对法国人类学的影响 | 第61-63页 |
三、对英国人类学的影响 | 第63-65页 |
四、对美国人类学的影响 | 第65-66页 |
五、对中国的人类学及海外中国研究的影响 | 第66-68页 |
结束语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