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ug-in混合动力轿车整车控制策略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概述 | 第9-19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混合动力汽车分类 | 第9-11页 |
1-2-1 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 第9页 |
1-2-2 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 第9-10页 |
1-2-3 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 第10页 |
1-2-4 不同联接方式比较 | 第10-11页 |
§1-3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优缺点介绍 | 第11-12页 |
1-3-1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主要优点 | 第11页 |
1-3-2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不足 | 第11-12页 |
§1-4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国内外最新发展情况 | 第12-14页 |
1-4-1 政策法规 | 第12页 |
1-4-2 国内外即将量产车型 | 第12-14页 |
§1-5 混合动力整车系统关键技术 | 第14-16页 |
1-5-1 动力总成系统的参数匹配 | 第15页 |
1-5-2 整车能量管理与动力分配策略 | 第15页 |
1-5-3 再生制动系统 | 第15页 |
1-5-4 车用数据总线 | 第15-16页 |
§1-6 关键零部件技术 | 第16-17页 |
1-6-1 发动机 | 第16页 |
1-6-2 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 | 第16-17页 |
1-6-3 动力电池及其管理系统 | 第17页 |
§1-7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8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选型及参数匹配 | 第19-29页 |
§2-1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方案的特点 | 第19页 |
§2-2 动力总成方案选取分析 | 第19-20页 |
§2-3 超越离合器 | 第20页 |
§2-4 电机选型 | 第20-23页 |
2-4-1 选型原则 | 第20页 |
2-4-2 电机参数设计选择 | 第20-22页 |
3-4-3 电机参数的确定 | 第22-23页 |
§2-5 发动机选型 | 第23-24页 |
§2-6 动力电池参数选取 | 第24-27页 |
§2-7 传动系速比的选择 | 第27-28页 |
2-7-1 传动系最小传动比的选择 | 第27页 |
2-7-2 传动系最大传动比的选择 | 第27-28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工作模式及控制策略分析 | 第29-38页 |
§3-1 引言 | 第29-30页 |
§3-2 能量管理策略原理 | 第30-31页 |
§3-3 整车控制系统组成 | 第31-33页 |
3-3-1 整车控制系统简介 | 第31-32页 |
3-3-2 整车控制器(VCU) | 第32页 |
3-3-3 电池管理系统(BMS) | 第32页 |
3-3-4 发动机节气门控制(发动机ECU) | 第32页 |
3-3-5 发动机断油控制(VCU) | 第32页 |
3-3-6 电机控制(电机ECU) | 第32页 |
3-3-7 液压制动控制(制动器ECU) | 第32-33页 |
§3-4 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工作模式 | 第33-37页 |
3-4-1 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工作模式简介 | 第33页 |
3-4-2 纯电动模式 | 第33页 |
3-4-3 传统模式 | 第33-34页 |
3-4-4 混合驱动模式 | 第34-35页 |
3-4-5 制动能量回收模式 | 第35-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基于燃油经济性的 Cruise 仿真研究 | 第38-62页 |
§4-1 现代新能源汽车仿真软件概述 | 第38-40页 |
4-1-1 引言 | 第38页 |
4-1-2 后向仿真软件ADVISOR | 第38页 |
4-1-3 前向仿真软件PSAT | 第38-39页 |
4-1-4 前向仿真软件 Cruise | 第39-40页 |
§4-2 基于Cruise 的整车模型的搭建 | 第40-52页 |
4-2-1 整车模块 | 第40-43页 |
4-2-2 发动机模型 | 第43-46页 |
4-2-3 驱动电机模块 | 第46-48页 |
4-2-4 动力电池模块 | 第48-49页 |
4-2-5 变速器模块 | 第49-50页 |
4-2-6 主减速器模块 | 第50页 |
4-2-7 传统离合器模块 | 第50-51页 |
4-2-8 车轮模块 | 第51-52页 |
·超越离合器模块 | 第52页 |
§4-3 Cruise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2-57页 |
4-3-1 仿真模型及信号的链接 | 第52-54页 |
4-3-2 仿真工况的选择 | 第54-55页 |
4-3-3 EUDC 工况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4-3-4 UDC 工况 | 第56-57页 |
§4-4 dSPACE 硬件在环仿真 | 第57-59页 |
4-4-1 传统的ECU 开发流程 | 第58页 |
4-4-2 现代ECU 开发的流程 | 第58-59页 |
§4-5 仿真实验 | 第59-61页 |
4-5-1 实时监控界面的搭建 | 第60-61页 |
4-5-2 仿真结果 | 第6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62-64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2页 |
§5-2 论文创新点 | 第62-63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