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微处理器与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的嵌入式多轴控制器的开发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页 |
·运动控制概述 | 第15页 |
·运动控制器的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基于计算机标准总线的运动控制器 | 第16-17页 |
·Soft型开放式运动控制器 | 第17页 |
·嵌入式结构的运动控制器 | 第17页 |
·运动控制器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 第17-18页 |
·运动控制器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 第18-20页 |
·运动控制器的特点 | 第18-19页 |
·运动控制器应用领域 | 第19页 |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主要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19-20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嵌入式多轴控制器的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第21-30页 |
·嵌入式系统及其发展趋势 | 第21-22页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21页 |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21-22页 |
·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选型 | 第22-27页 |
·嵌入式处理器与微控制器 | 第22页 |
·系统硬件平台的选择 | 第22-24页 |
·嵌入式软件发展趋势和RTOS的功能作用 | 第24-25页 |
·几种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比较及选型 | 第25-27页 |
·系统功能描述 | 第27-28页 |
·系统总体功能框图 | 第28-30页 |
第三章 硬件系统设计 | 第30-46页 |
·电源电路 | 第30页 |
·系统时钟电路 | 第30-31页 |
·复位电路 | 第31页 |
·存储器的扩展 | 第31-34页 |
·程序存储器的扩展 | 第31-33页 |
·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 第33-34页 |
·键盘电路 | 第34-35页 |
·LCD显示电路 | 第35-36页 |
·CPLD技术与位置反馈信号处理 | 第36-42页 |
·伺服系统位置反馈信号处理概述 | 第36-37页 |
·CPLD器件功能及结构概述 | 第37-38页 |
·位置反馈信号处理详细设计 | 第38-42页 |
·前后向通道接口电路设计 | 第42-46页 |
·编码器输入信号处理电路 | 第42-43页 |
·脉冲量控制输出电路 | 第43-44页 |
·其他输入输出资源的安排 | 第44-46页 |
第四章 软件系统设计 | 第46-64页 |
·μC/OS-Ⅱ在ARM上的移植 | 第46页 |
·μC/OS-Ⅱ的任务管理 | 第46-48页 |
·μC/OS-Ⅱ的任务 | 第46-47页 |
·μC/OS-Ⅱ的任务调度 | 第47-48页 |
·μC/OS-Ⅱ任务间的通讯 | 第48-49页 |
·中断控制 | 第49页 |
·基于μC/OS-Ⅱ的嵌入式软件开发 | 第49-61页 |
·人机界面 | 第50-52页 |
·插补控制模块 | 第52-59页 |
·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 | 第59-61页 |
·事务处理模块 | 第61页 |
·USB通信模块的数据存取处理 | 第61-64页 |
第五章 运动控制器与PC通讯方式的实现 | 第64-77页 |
·通用串行总线USB简介 | 第64页 |
·嵌入式USB主机系统 | 第64-68页 |
·USB主机协议简介 | 第65页 |
·PC上USB主机的工作原理研究 | 第65-66页 |
·USB主机系统的功能 | 第66页 |
·USB主机系统的结构 | 第66-68页 |
·USB数据通信结构 | 第68-69页 |
·数据通信协议简介 | 第68页 |
·数据传输类型 | 第68-69页 |
·嵌入式USB主机系统硬件设计 | 第69-72页 |
·USB主机接口芯片的选择 | 第69-70页 |
·SL811HS的功能模块及特点 | 第70页 |
·SL811HS的寄存器特点 | 第70-71页 |
·SL811HS外围电路设计 | 第71-72页 |
·嵌入式USB主机系统软件的设计 | 第72-77页 |
·嵌入式USB主机的软件设计思路 | 第72页 |
·USB硬件提取层 | 第72-73页 |
·USB主机系统协议层 | 第73-74页 |
·设备类协议及文件系统层 | 第74-7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7-78页 |
·总结 | 第77页 |
·今后工作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