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突发事件交通组织与疏散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 | 第8-12页 |
·国际背景 | 第8-9页 |
·国内背景 | 第9-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课题来源 | 第14-16页 |
第2章 突发事件应急交通疏散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美国重大事故应急系统 | 第16-17页 |
·澳大利亚应急管理体系 | 第17-18页 |
·国外文献回顾 | 第18-2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国内文献回顾 | 第21-22页 |
·小结 | 第22-24页 |
第3章 大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疏散框架体系研究 | 第24-32页 |
·大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疏散预案制定流程 | 第24-26页 |
·大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疏散组织过程 | 第26-29页 |
·大城市应急决策指挥系统的组成 | 第29-30页 |
·小结 | 第30-32页 |
第4章 突发事件应急疏散避难所与路径的选择 | 第32-40页 |
·应急避难所定义及分类 | 第32页 |
·避难所的选择原则 | 第32-33页 |
·避难所服务水平的划分 | 第33-34页 |
·避难所容量的确定 | 第34-35页 |
·公园避难所的容量计算 | 第34-35页 |
·学校避难所的容量计算 | 第35页 |
·应急疏散道路选择原则 | 第35-36页 |
·应急疏散道路使用的保障措施 | 第36-37页 |
·应急疏散状况下道路通行能力研究 | 第37-38页 |
·小结 | 第38-40页 |
第5章 北京奥运突发事件应急交通疏散预案 | 第40-56页 |
·北京奥运会突发事件的分类与分级 | 第40-47页 |
·北京奥运会突发事件的分类 | 第40-44页 |
·北京奥运会突发事件的分级 | 第44-45页 |
·北京奥运会突发事件的特点 | 第45-47页 |
·北京奥运应急疏散范围的确定 | 第47页 |
·北京奥运应急疏散避难所选择 | 第47-49页 |
·北京奥运应急疏散道路选择 | 第49页 |
·北京奥运应急疏散车辆的配置 | 第49-52页 |
·奥运高峰日突发事件应急交通疏散预案 | 第52-55页 |
·奥运公园突发事件人群疏散交通组织 | 第52-54页 |
·奥运突发事件应急疏散车辆交通组织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6章 奥运应急疏散时间计算 | 第56-70页 |
·奥运应急疏散时间计算原理 | 第56-57页 |
·应急疏散仿真模型的比选 | 第57-62页 |
·OREMS 交通模型 | 第62-68页 |
·路阻函数 | 第63-64页 |
·路径分配模型 | 第64页 |
·OREMS 交通仿真模型 | 第64-68页 |
·小结 | 第68-70页 |
第7章 奥运应急疏散交通预案仿真 | 第70-78页 |
·奥运应急疏散仿真路网搭建 | 第70-74页 |
·OREMS 仿真路网搭建 | 第70页 |
·OREMS 路网数据输入 | 第70-74页 |
·奥运应急交通疏散仿真结果分析 | 第74-77页 |
·小结 | 第77-78页 |
第8章 大城市突发事件应急交通疏散组织建议 | 第78-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附录1 应急疏散状态下道路通行能力折算专家调查 | 第88-9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