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宋:北宋(960~1127年)论文

辽宋交聘制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绪论第10-17页
 一、辽宋交聘制度溯源第10-12页
 二、辽宋交聘制度研究现状第12-15页
 三、本文研究主旨第15-17页
第一章 辽宋交聘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7-34页
 第一节 辽宋实现首次交聘之背景分析第17-21页
  一、辽宋史官关于双方首倡交聘动议之争第17-18页
  二、宋朝首倡交聘动议原因分析第18-21页
  三、辽朝亦有主动和谈动因第21页
 第二节 辽宋交聘制度的初步确立第21-27页
  一、正旦国信使制度的初步确立第22-23页
  二、生辰国信使制度之确立第23-24页
  三、祭吊与贺登位等国信使制度的初步确立第24-26页
  四、泛使之遣第26页
  五、辽宋交聘礼仪及馈赠制度的初步形成第26-27页
  六、辽宋首次败盟第27页
 第三节 辽宋实现再次交聘之背景分析第27-34页
  一、辽宋双方有确立交聘关系的基础和经验第27-28页
  二、辽宋双方部分士人中有和平交聘之意愿第28-34页
第二章 北宋接伴使制度研究第34-71页
 第一节 北宋接伴使制度的确立第35-37页
  一、接伴一词之由来第35-37页
  二、接伴使制度的确立第37页
 第二节 北宋对接伴事务的管理第37-42页
  一、管理接伴事务的机构设置第37-40页
  二、接伴使与往来国信所第40页
  三、选拔接伴使的机构及审议第40-41页
  四、接伴使的培训第41-42页
 第三节、北宋对接伴使的管理第42-61页
  一、宋朝接伴使的选拔条件与标准第42-45页
  二、接伴使之职责第45-55页
  三、接伴使的奖惩第55-61页
 第四节 北宋接待辽朝使臣之礼仪第61-71页
  一、辽朝使臣进入宋朝境内之境首接待第61-62页
  二、接伴使对辽朝使臣之沿途接待第62-67页
  三、对泛使之接待第67-71页
第三章 北宋馆伴使制度研究第71-103页
 第一节 馆伴所之设第71-80页
  一、馆伴一词之由来第71-74页
  二、对他史所用“馆伴”一词之辨析第74-75页
  三、馆伴所之设第75-79页
  四、馆伴所的职能第79-80页
 第二节 馆伴使之任第80-97页
  一、馆伴使的职责第80-87页
  二、馆伴使的权限第87-88页
  三、馆伴使的选拔条件第88-92页
  四、对馆伴使的奖赏第92-94页
  五、对馆伴使的惩劝第94-96页
  六、馆伴使的辞免替代与借职第96页
  七、馆伴使的待遇第96-97页
 第三节 宋朝馆伴使制度之确立及馆伴礼仪之创设第97-103页
  一、馆伴程序第97页
  二、馆伴礼仪第97-101页
  三、宋朝馆伴契丹使臣的原则及应对之辞第101页
  四、对泛使的馆伴第101-103页
第四章 辽朝接伴使馆伴使制度研究第103-134页
 第一节 接伴使第103-124页
  一、辽朝接伴使制度之确立第103-108页
  二、辽朝接伴使的选拔条件第108-109页
  三、辽朝接伴使的职责第109-118页
  四、辽朝接伴宋朝使臣过程中的礼仪规制第118-123页
  五、辽朝对接伴使的奖赏第123页
  六、辽朝对接伴使的处罚第123-124页
 第二节 馆伴使第124-134页
  一、辽朝馆伴使制度的确立第124-125页
  二、辽朝馆伴使的选拔条件第125-126页
  三、辽朝馆伴使的职责第126-130页
  四、辽朝馆伴礼仪第130-131页
  五、对馆伴使的奖励第131-132页
  六、对馆伴使的惩罚第132-133页
  七、辽朝馆伴使制度确立的作用与意义第133-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3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38-139页
后记第139-140页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时尚杂志研究--以《瑞丽》为个案
下一篇: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