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2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0-42页 |
·水体污染的环境问题 | 第20-21页 |
·多相光催化原理 | 第21-23页 |
·导言 | 第21页 |
·半导体的光催化原理 | 第21-23页 |
·兰格缪尔-欣谢尔伍德动力学 | 第23-24页 |
·光催化反应活性的影响因素 | 第24-28页 |
·催化剂 | 第24-26页 |
·光催化反应体系 | 第26-28页 |
·二氧化钛可见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 第28-34页 |
·贵金属沉积 | 第28-29页 |
·半导体复合 | 第29-30页 |
·离子掺杂 | 第30-33页 |
·染料光敏化 | 第33页 |
·其他 | 第33-34页 |
·光催化反应器 | 第34-35页 |
·光催化反应器的分类 | 第34-35页 |
·光催化剂的固定 | 第35页 |
·外加场辅助光催化技术 | 第35-38页 |
·微波辅助光催化反应技术 | 第35-36页 |
·超声波场助光催化反应技术 | 第36页 |
·热场助光催化反应技术 | 第36-37页 |
·低温等离子“场”助光催化反应技术 | 第37页 |
·电场辅助光催化反应技术 | 第37页 |
·磁场助光催化反应技术 | 第37-38页 |
·生物“场”助光催化反应技术 | 第38页 |
·本论文课题的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 第38-42页 |
·研究背景 | 第38-39页 |
·研究内容 | 第39-40页 |
·研究方法 | 第40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40页 |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40-42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数据处理 | 第42-49页 |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2-43页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43页 |
·本研究的方案与实验路线 | 第43页 |
·光催化剂的制备 | 第43页 |
·光催化剂的表征 | 第43-45页 |
·XRD | 第43-44页 |
·UV-Vis DRS | 第44页 |
·TEM | 第44-45页 |
·TG-DSC | 第45页 |
·BET | 第45页 |
·XPS | 第45页 |
·ICS | 第45页 |
·TOC | 第45页 |
·COD_(Cr) | 第45页 |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 第45-49页 |
·降解体系的选择 | 第45-46页 |
·二氧化钛的可见光活性评价 | 第46-47页 |
·二氧化钛的紫外光活性评价 | 第47-48页 |
·卤钨灯下流化床反应系统的光活性评价 | 第48-49页 |
第三章 尿素为氮源的氮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表征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49-73页 |
·实验部分 | 第49-50页 |
·N/TiO_2的制备 | 第49-50页 |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 第50页 |
·N/TiO_2的表征及光催化性能验证 | 第50页 |
·实验结果 | 第50-62页 |
·制备条件对 N/TiO_2晶相的影响 | 第50-53页 |
·粉末粒度分析 | 第53-54页 |
·BET | 第54-55页 |
·UV-Vis DRS | 第55-58页 |
·表面各物种化学态的 XPS 表征 | 第58-62页 |
·等温吸附平衡常数的测定 | 第62-65页 |
·光催化剂对 MO 的等温吸附 | 第63-64页 |
·光催化剂对 MBT 的等温吸附 | 第64-65页 |
·可见光催化活性研究 | 第65-71页 |
·可见光催化活性数据 | 第65-70页 |
·K_a及k_r对可见光活性的贡献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四章 碳酸铵为氮源的氮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表征及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73-89页 |
·实验部分 | 第73页 |
·N/TiO_2的制备 | 第73页 |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 第73页 |
·N/TiO_2的表征及光催化性能验证 | 第73页 |
·实验结果 | 第73-81页 |
·不同 N/Ti 配比对 N/TiO_2晶相的影响 | 第73-74页 |
·粉末粒度分析 | 第74-75页 |
·BET | 第75-76页 |
·UV-Vis DRS | 第76-77页 |
·表面各物种化学态的 XPS 表征 | 第77-81页 |
·等温吸附平衡常数的测定 | 第81-83页 |
·光催化剂对 MO 的等温吸附 | 第81-82页 |
·光催化剂对 MBT 的等温吸附 | 第82-83页 |
·可见光催化活性研究 | 第83-88页 |
·可见光催化活性数据 | 第83-86页 |
·K_a及k_r对可见光活性的贡献 | 第86-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五章 氨水为氮源的氮掺杂二氧化钛备、表征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89-108页 |
·实验部分 | 第89-90页 |
·N/TiO_2的制备 | 第89-90页 |
·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 第90页 |
·N/TiO_2的表征及光催化性能验证 | 第90页 |
·实验结果 | 第90-97页 |
·制备条件对 N/TiO_2晶相的影响 | 第90页 |
·粉末粒度分析 | 第90-91页 |
·BET | 第91-92页 |
·热分析 | 第92-94页 |
·UV-Vis DRS | 第94页 |
·表面各物种化学态的 XPS 表征 | 第94-97页 |
·等温吸附平衡常数的测定 | 第97-99页 |
·光催化剂对MO 的等温吸附 | 第97-98页 |
·光催化剂对 MBT 的等温吸附 | 第98-99页 |
·光催化活性研究 | 第99-103页 |
·光催化活性数据 | 第99-102页 |
·K_a及k_r 可见光活性的贡献 | 第102-103页 |
·非均匀 N/TiO_2的表征及光催化活性研究 | 第103-107页 |
·非均匀 N/TiO_2的表征 | 第103-105页 |
·光催化活性研究 | 第105-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六章 可见光催化机理及降解影响因素的探讨 | 第108-122页 |
·可见光催化机理 | 第108-110页 |
·光催化剂对可见光活性的影响 | 第110-116页 |
·可见光吸收强度因素 | 第110-111页 |
·表面化学态因素 | 第111-113页 |
·晶相及比表面积因素 | 第113-116页 |
·有机物吸附及光降解反应因素 | 第116-119页 |
·吸附因素 | 第117-118页 |
·光降解因素 | 第118-119页 |
·MBT 降解体系中pH 对可见光活性的影响 | 第119-120页 |
·本章小结 | 第120-122页 |
第七章 流化床降解有机物的初步研究 | 第122-127页 |
·实验部分 | 第122-123页 |
·N/TiO_2的固定 | 第122-123页 |
·实验装置 | 第123页 |
·实验方法 | 第1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23-126页 |
·不同负载催化剂对 MO、MBT 的降解效果 | 第123-124页 |
·有氧、无氧条件对MO、MBT 降解的影响 | 第124-125页 |
·H_2O_2 对 MO、MBT 降解的影响 | 第125页 |
·光催化剂的稳定性 | 第125-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结论 | 第127-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46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6-147页 |
致谢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