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果树病虫害论文--多年生草本果类病虫害论文

广西香蕉细菌性病害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6页
   ·香蕉病害种类第9-14页
     ·香蕉枯萎病第9-10页
     ·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第10-11页
     ·香蕉细菌性凋萎病第11页
     ·香蕉细菌性叶斑病第11页
     ·香蕉真菌性叶斑病第11-12页
     ·香蕉束顶病第12页
     ·香蕉花叶心腐病第12-13页
     ·香蕉炭疽病第13页
     ·香蕉蕉瘟病第13页
     ·香蕉黑星病第13-14页
     ·香蕉苗纹枯病第14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6-26页
   ·实验材料第16页
     ·标本采集第16页
     ·供试菌株和培养基第16页
   ·病原菌的分离及其致病性测定第16-17页
     ·病原菌的分离第16页
     ·分离菌株的致病性测定第16页
     ·香蕉细菌性叶斑病(条斑型)接种方法的探讨第16-17页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第17-19页
     ·DNA的制备第17页
     ·引物的设计第17-18页
     ·PCR反应体系第18页
     ·PCR反应程序如下第18页
     ·凝胶电泳检测第18页
     ·从凝胶中回收16SrDNA片断第18页
     ·16SrDNA序列测定及分析第18-19页
   ·病原菌菌株的形态学和培养特征第19-20页
     ·形态学特征第19-20页
     ·培养特征第20页
   ·生理生化特性第20-21页
   ·部分生物学特性测定第21-22页
     ·pH值试验第21页
     ·生长温度试验第21页
     ·碳源的利用第21页
     ·氮源的利用第21-22页
   ·香蕉细菌性叶斑病(条斑型)的化学防治第22-26页
     ·供试菌株对药剂的敏感性测定第22页
     ·不同药剂混配的抑菌效果第22-23页
     ·大田防治试验第23-26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第26-51页
   ·病害的症状第26-28页
     ·香蕉细菌性叶斑病——条斑型第26页
     ·香蕉细菌性叶斑病——叶缘型第26页
     ·香蕉细菌性叶斑病——均衡型第26页
     ·香蕉细菌性黑斑病第26-28页
   ·菌株的鉴定第28-42页
     ·致病性测定第28-30页
     ·菌株的鉴定第30-42页
   ·温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第42-44页
   ·PH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第44-46页
   ·香蕉细菌性叶斑病(条斑型)的化学防治第46-51页
     ·供试菌株对药剂的敏感性第46-47页
     ·不同药剂的混配使用第47页
     ·大田试验第47-51页
第四章 小结与讨论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附录1第56-66页
附录2第66-67页
附录3第67-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移动3G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氮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可见光下对有机物的降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