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P在隧道超前预报中的研究与应用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超前预报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超前预报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 ·超前地质预报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各种隧道超前预报方法的介绍 | 第13-14页 |
| ·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 第2章 TSP 超前预报系统的基本原理 | 第17-28页 |
| ·岩石的弹性性质 | 第17-18页 |
| ·纵波与横波 | 第18-19页 |
| ·地震波传播的基本规律 | 第19-23页 |
| ·地震波的能量与球面扩散 | 第20页 |
| ·地震波的吸收衰减 | 第20-21页 |
| ·惠更斯原理与费马定理 | 第21-22页 |
| ·视速度定理与斯奈尔定律 | 第22-23页 |
| ·TSP 地震负视速度法原理 | 第23-25页 |
| ·绕射波归位原理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 第3章 TSP 超前预报测量系统的建立 | 第28-36页 |
| ·TSP 超前预报系统的组成部件 | 第28-29页 |
| ·TSP 超前预报系统的野外数据采集方法 | 第29-30页 |
| ·TSP 观测系统 | 第29-30页 |
| ·设备的安装和采集流程 | 第30页 |
| ·采样定理 | 第30-31页 |
| ·噪音检测 | 第31-32页 |
| ·数据采集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 第32-34页 |
| ·接收器的放置 | 第32页 |
| ·线圈的放置 | 第32页 |
| ·震源炸药的选择和填充 | 第32-33页 |
| ·雷管的选择 | 第33页 |
| ·接收器套管的埋设 | 第33页 |
| ·接收器与震源的位置关系 | 第33-34页 |
| ·对拒爆震源的处理 | 第34页 |
| ·对炮孔深度、角度的测量 | 第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4章 TSP 数据处理流程 | 第36-59页 |
| ·建立观测系统 | 第36-38页 |
| ·数据设置 | 第38-40页 |
| ·数据长度 | 第38页 |
| ·归零初始化 | 第38-39页 |
| ·平均振幅谱 | 第39-40页 |
| ·带通滤波 | 第40-45页 |
| ·滤波原理 | 第40-41页 |
| ·理想带通滤波器 | 第41-42页 |
| ·实用的带通数字滤波器 | 第42-45页 |
| ·直达波初至拾取 | 第45-46页 |
| ·S 波(横波)初至的拾取 | 第46-47页 |
| ·炮能量均衡 | 第47-48页 |
| ·Q-评估 | 第48-49页 |
| ·反射波的提取 | 第49-51页 |
| ·线性Radon 变换(? ? p 变换) | 第49-50页 |
| ·Q-放大器 | 第50-51页 |
| ·P(纵波)、S 波分离 | 第51-53页 |
| ·速度分析 | 第53-56页 |
| ·建立速率模型 | 第53页 |
| ·计算旅行时间 | 第53-54页 |
| ·偏移 | 第54-55页 |
| ·速率拾取 | 第55-56页 |
| ·深度偏移 | 第56-57页 |
| ·反射层提取 | 第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第5章 工程实例 | 第59-68页 |
| ·TSP 对岩溶的探测 | 第59-63页 |
| ·在大瑞铁路昆明至河口线玉溪至蒙自段某隧道的应用 | 第60-61页 |
| ·在沐新公路某隧道的应用 | 第61-62页 |
| ·在玉蒙铁路某隧道的应用 | 第62-63页 |
| ·TSP 对断层破碎带的探测 | 第63-66页 |
| ·在大瑞铁路大理至保山段某隧道的应用 | 第63-65页 |
| ·在都汶高速公路某隧道的应用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结论及建议 | 第68-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