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act | 第8-10页 |
| 英文缩写词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 1 纤维素生物合成的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 ·纤维素的作用及结构 | 第11-13页 |
| ·纤维素体外合成的研究概况 | 第13页 |
| ·纤维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 2 植物纤维素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 第16-23页 |
| ·纤维素合成酶基因的发现及命名规则 | 第16-17页 |
| ·纤维素合成酶基因的结构 | 第17-18页 |
| ·纤维素合成酶基因的克隆 | 第18-21页 |
| ·纤维素合成酶基因功能的研究 | 第21-23页 |
| 3 问题与展望 | 第23页 |
| 4 立项依据 | 第23-25页 |
| 第二章 GhCEL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5-3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30页 |
| ·材料 | 第25-26页 |
| ·仪器与设备 | 第25页 |
| ·试剂 | 第25-26页 |
| ·质粒和菌株 | 第26页 |
| ·方法 | 第26-30页 |
| ·pBlueScript SK+:GhCEL载体构建 | 第26-29页 |
| ·pCAMBIA 1302表达载体的改造 | 第29页 |
| ·GhCEL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9-30页 |
| ·植物表达载体导入农杆菌LBA4404中 | 第3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5页 |
| ·表达载体构建流程 | 第30-32页 |
| ·pBlueScript SK+:GhCEL载体的筛选 | 第32-33页 |
| ·测序鉴定 | 第33-34页 |
| ·GhCEL表达载体的PCR鉴定 | 第34-35页 |
| 3 讨论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农杆菌介导的GhCEL基因转化烟草 | 第36-46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40页 |
| ·材料 | 第36-38页 |
| ·器材及设备 | 第36页 |
| ·主要试剂 | 第36页 |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36-38页 |
| ·方法 | 第38-40页 |
| ·无菌苗的培养: | 第38页 |
|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转化 | 第38-39页 |
| ·转化烟草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 第39页 |
| ·转化植株的移栽 | 第39-4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 ·无菌苗的培养 | 第40页 |
| ·共培养时间对愈伤组织的影响 | 第40-41页 |
| ·Hyg筛选压的确定 | 第41页 |
| ·转化过程中抗生素筛选 | 第41-42页 |
| ·生根与植株移栽 | 第42-43页 |
| 3 讨论 | 第43-46页 |
| 第四章 转基因烟草分子检测及纤维素含量测定 | 第46-60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6-53页 |
| ·材料 | 第46-47页 |
| ·器材及设备 | 第46页 |
| ·引物 | 第46-47页 |
| ·方法 | 第47-53页 |
| ·PCR检测 | 第47-48页 |
| ·PCR-Southern分子杂交 | 第48-52页 |
| ·纤维素含量测定 | 第52-53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3-57页 |
| ·PCR检测: | 第53-54页 |
| ·标记探针效果检测: | 第54页 |
| ·分子杂交结果 | 第54-55页 |
| ·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55-56页 |
| ·样品纤维素含量的测定 | 第56-57页 |
| 3 讨论 | 第57-60页 |
| ·PCR检测 | 第57页 |
| ·PCR-Southern条件的优化 | 第57-58页 |
| ·GhCEL基因对植物纤维素合成的影响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作者简介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