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中小企业板微观结构与市场质量研究

第1章 导论第1-29页
   ·问题的提出第14-25页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的文献综述及存在的问题第14-22页
     ·研究中小企业板微观结构和市场质量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第22-25页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论文创新点第25-29页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第25-27页
     ·论文总体特点与创新点第27-29页
第2章 中小企业板微观结构与交易制度分析第29-57页
   ·中小企业板的设立背景和意义第29-31页
     ·设立中小企业板的过程第29-30页
     ·中小企业板建立的意义第30-31页
   ·中小企业板与主板市场的微观结构比较第31-34页
   ·中小企业板与海外创业板的交易制度比较第34-56页
     ·海外创业板发展历程简介第34页
     ·海外创业板、中小企业板和主板的特征比较第34-45页
     ·中小企业板与海外创业板交易制度比较第45-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3章 金融市场微观结构模型的逻辑演进研究第57-76页
   ·一般均衡分析框架--Arrow-Debreu模型第57-60页
     ·一般均衡理论的诞生第57-58页
     ·Arrow-Debreu模型第58-59页
     ·Arrow-Debreu模型的评价第59-60页
   ·微观结构存货模型—Garman模型第60-62页
     ·Garman模型第60-61页
     ·Garman模型的评价第61-62页
   ·微观结构信息模型—Glosten-Milgrom模型第62-65页
     ·Glosten-Milgrom模型第62-64页
     ·Glosten-Milgrom模型的评价第64-65页
   ·理性预期均衡模型—Grossman-Stiglitz模型第65-68页
     ·经济学“理性”的涵义第65页
     ·Grossman-Stislitz模型第65-68页
     ·Grossman-Stiglitz模型的局限第68页
   ·有限理性下带有噪声的Grossman-Stiglitz模型第68-72页
     ·投资者决策的有限理性第68-69页
     ·带有噪声的Grossman-Stiglitz模型第69-72页
   ·交易者策略分析模型—Kyle模型第72-74页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4章 考虑股本规模和股权分置的市场微观结构模型第76-96页
   ·模型建立的背景第76-78页
   ·模型的前提假设与博弈结构第78-81页
     ·前提假设第78-80页
     ·博弈结构第80-81页
   ·市场微观结构模型的建立第81-95页
     ·最优股票需求的推导第81-83页
     ·均衡价格的推导第83-84页
     ·均衡价格影响因素分析第84-85页
     ·流动性因素分析第85-87页
     ·波动性因素分析第87-89页
     ·考虑稳定机制的微观结构分析第89-91页
     ·考虑信息性质的交易者博弈分析第91-95页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5章 基于现行价格出清机制的中小企业板流动性研究第96-120页
   ·流动性研究的背景第96-99页
     ·流动性研究与市场质量第96页
     ·国外的流动性研究第96-97页
     ·国内的流动性研究第97-98页
     ·国内目前流动性研究的局限性第98-99页
   ·价格出清机制对流动性的影响第99-106页
     ·价格出清机制的分类第100-102页
     ·价格出清机制提供流动性的理论分析第102-104页
     ·两种交易制度对流动性影响比较第104-106页
   ·中小企业板市场流动性实证研究第106-116页
     ·流动性指标选择第106-108页
     ·样本选择第108页
     ·描述性统计和非参数检验第108-114页
     ·流动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14-116页
   ·实证研究的经济解释第116-119页
     ·实证数据分析结果第116-117页
     ·数据分析结果的经济解释第117-119页
   ·本章小结第119-120页
第6章 基于现行价格出清频率的中小企业板波动性研究第120-144页
   ·波动性研究的背景第120-123页
     ·波动性研究与市场质量第120页
     ·国外的波动性研究第120-122页
     ·国内的波动性研究第122-123页
     ·国内目前波动性研究的局限性第123页
   ·价格出清频率的分类第123-128页
     ·集合竞价交易方式第124页
     ·连续竞价交易方式第124-125页
     ·价格出清频率影响交易的理论分析第125-126页
     ·集合竞价与连续竞价的比较第126-127页
     ·开放式集合竞价与封闭式集合竞价的比较第127-128页
   ·价格出清频率与中小企业板价格波动性实证研究第128-133页
     ·模型建立第128-130页
     ·实证分析第130-132页
     ·实证结果分析第132-133页
   ·“小盘股效应”实证研究第133-140页
     ·模型建立第133-135页
     ·实证研究第135-140页
   ·实证研究的经济解释第140-143页
     ·实证数据分析结果第140-141页
     ·数据分析结果的经济解释第141-143页
   ·本章小结第143-144页
第7章 中小企业板市场稳定机制研究第144-167页
   ·稳定机制研究的背景第144-148页
     ·稳定机制与市场质量第144页
     ·国外的市场稳定机制研究第144-147页
     ·国内的市场稳定机制研究第147页
     ·国内目前市场稳定机制研究的局限性第147-148页
   ·市场稳定机制的分类第148-152页
     ·限制交易制度第148-149页
     ·断路器制度第149页
     ·涨跌幅限制和断路器的区别第149-150页
     ·其他稳定制度第150-151页
     ·我国证券市场稳定机制的发展第151-152页
   ·中小企业板涨跌幅限制制度实证研究第152-163页
     ·研究方法和样本选择第152-154页
     ·股本规模与价格触限频率的相关性研究第154-158页
     ·涨跌幅限制与波动溢出效应研究第158-160页
     ·涨跌幅限制与价格延迟发现效应研究第160-161页
     ·涨跌幅限制与交易干扰效应研究第161-163页
   ·实证研究的经济解释第163-165页
     ·实证数据分析结果第163-164页
     ·数据分析结果的经济解释第164-165页
   ·本章小结第165-167页
第8章 中小企业板和未来创业板交易制度的改进与设计第167-188页
   ·交易制度设计与改进的目标第167-171页
     ·交易制度设计与改进的必要性第167页
     ·交易制度设计与改进最终目标的争论第167-170页
     ·交易制度设计与改进的中介目标第170页
     ·以流动性为主要目标的交易制度设计与改进第170-171页
   ·中小企业板微观结构中制度性变量的设计与改进第171-177页
     ·价格出清机制选择—做市商制度与竞价制度第172-173页
     ·价格出清频率选择—集合竞价制度与连续竞价制度第173-175页
     ·开收盘制度第175-176页
     ·订单形式第176-177页
   ·中小企业板微观结构中调控性变量的设计与改进第177-183页
     ·市场稳定机制第178-180页
     ·大宗交易机制第180-183页
   ·创业板市场交易制度选择分析第183-187页
     ·交易制度的国际经验第183-184页
     ·建立混合交易制度的可行性分析第184-185页
     ·基于中小企业板微观结构研究的创业板交易制度选择第185-187页
   ·本章小结第187-188页
第9章 结论与展望第188-192页
   ·本文的结论及不足之处第188-190页
     ·结论第188-190页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190页
   ·展望第190-192页
参考文献第192-204页
致谢第204-206页
攻读博士期间从事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第206-207页

论文共2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滋肾升板汤治疗阴虚血热型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