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期货贸易论文

我国粮食期货价格指数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文献综述第10-14页
     ·商品指数文献综述第10-11页
     ·价格发现文献综述第11-12页
     ·粮食预警文献综述第12-14页
   ·本文创新点第14页
   ·本文研究思路及框架第14-16页
第二章 国际商品指数编制方法与功能研究第16-42页
   ·价格指数编制方法第16-20页
     ·简单指数法第16-18页
     ·加权综合指数法第18-19页
     ·加权平均指数法第19-20页
   ·价格指数的偏误理论第20页
   ·国际著名综合商品指数第20-32页
     ·CRB商品指数第20-24页
     ·GSCI商品指数第24-27页
     ·标准普尔商品指数第27-30页
     ·道琼斯-AIG商品指数第30-32页
   ·国际著名分类商品指数第32-35页
     ·LME金属商品指数第32-33页
     ·CRB分类指数第33-34页
     ·道琼斯-AIG分类商品指数第34-35页
   ·国际著名商品指数的比较第35-39页
   ·商品指数的功能演化第39-40页
   ·小结第40-42页
第三章 我国粮食期货价格指数编制第42-54页
   ·我国粮食期货市场发展状况第42-44页
   ·编制我国粮食期货价格指数的意义第44-47页
     ·粮食期货价格指数可作为未来粮食整体供求关系的指导价格第44-45页
     ·粮食期货价格指数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货膨胀第45页
     ·推出粮食期货价格指数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第45页
     ·推出粮食期货价格指数有利于完善我国粮食价格体系第45-46页
     ·粮食期货价格指数的市场条件和技术条件已经成熟第46-47页
   ·粮食期货价格指数的编制第47-53页
     ·指数构成品种的选择第47页
     ·价格的收集第47页
     ·基期的确定第47-48页
     ·选择编制方法第48页
     ·权重的确定第48-50页
     ·指数的修正第50页
     ·指数的计算第50-53页
   ·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粮食期货价格指数价格发现功能实证研究第54-72页
   ·价格发现理论第54-57页
     ·均衡价格理论与价格发现功能第54-55页
     ·持有成本理论与价格发现功能第55页
     ·仓储理论与价格发现功能第55-57页
   ·价格发现功能的检验方法第57-63页
     ·单位根过程检验第57-58页
     ·协整理论第58-59页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第59页
     ·Garbade-Silber模型第59-61页
     ·脉冲响应函数第61页
     ·方差分解第61-63页
   ·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第63-71页
     ·数据来源第63-64页
     ·单位根检验第64-65页
     ·协整关系检验第65-66页
     ·因果关系检验第66-67页
     ·G-S模型检验第67-68页
     ·脉冲分析第68-70页
     ·方差分解第70-71页
   ·小结第71-72页
第五章 粮食期货价格指数预警功能研究第72-78页
   ·经济预警方法第72-74页
   ·粮食价格预警系统模型的建立第74-77页
     ·时差相关分析第74-75页
     ·利用区间分析确定警义指标变量的警限第75-76页
     ·利用区间分析确定粮食期货价格指数指标的报警区间第76-77页
   ·小结第77-7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方向第78-79页
   ·论文总结第78页
   ·不足之处及今后研究的方向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2页
致谢第82-83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行动研究
下一篇:论辩护律师诉讼地位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