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耐酸性α-淀粉酶菌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1 引言 | 第10-25页 |
| ·α-淀粉酶简述 | 第10-13页 |
| ·α-淀粉酶的简介 | 第10-11页 |
| ·α-淀粉酶的结构和功能 | 第11页 |
| ·α-淀粉酶的催化过程 | 第11-12页 |
| ·α-淀粉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第12-13页 |
| ·酸性α-淀粉酶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产酸性α-淀粉酶的菌株及组型多样性 | 第13-14页 |
| ·酸性α-淀粉酶的作用机理 | 第14-15页 |
| ·酸性α-淀粉酶的耐酸性和耐热性 | 第15页 |
| ·酸性α-淀粉酶的应用 | 第15-17页 |
| ·微生物诱变育种的研究状况 | 第17-22页 |
| ·紫外线 | 第18页 |
| ·化学诱变剂 | 第18-19页 |
| ·产酸性α-淀粉酶菌株传统诱变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 ·酸性α-淀粉酶工程菌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 ·发酵工艺的研究 | 第22-24页 |
| ·国内外对发酵条件的研究 | 第23-24页 |
| ·研究内容与目的和意义 | 第24-25页 |
| 2 产耐酸性α-淀粉酶出发菌株的筛选 | 第25-3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0页 |
| ·菌株生长曲线 | 第27-28页 |
| ·菌株的筛选 | 第28-30页 |
| ·小结 | 第30-31页 |
| 3 诱变法选育产耐酸α-淀粉酶菌株 | 第31-3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 ·紫外照射剂量对菌株致死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 ·紫外线诱变后突变株确定 | 第34页 |
| ·甲基磺酸乙酯剂量对菌株致死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 ·甲基磺酸乙酯诱变后突变株的确定 | 第35页 |
| ·紫外线与甲基磺酸乙酯复合二次诱变 | 第35-36页 |
| ·紫外线与甲基磺酸乙酯复合三次诱变 | 第36-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4 产耐酸性α-淀粉酶菌株固态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38-4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9-47页 |
| ·浸曲时间对产酶量的影响 | 第39页 |
| ·发酵条件对产酶量的影响 | 第39-42页 |
| ·含水量对产酶量的影响 | 第39-40页 |
| ·物料厚度对产酶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 ·接种量对产酶量的影响 | 第41页 |
| ·培养温度对产酶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初始发酵pH对产酶量的影响 | 第42页 |
| ·发酵培养基对产酶量的影响 | 第42-44页 |
| ·氮源对产酶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 ·钙离子对产酶量的影响 | 第44页 |
| ·正交实验 | 第44-46页 |
| ·发酵产酶曲线的确定 | 第46-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5 产耐酸性α-淀粉酶菌株液态发酵条件的优化 | 第48-5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7页 |
| ·发酵时间对产酶量的影响 | 第49页 |
| ·发酵培养基的选择 | 第49-53页 |
| ·发酵培养基碳源的选择 | 第49-50页 |
| ·发酵培养基氮源的选择 | 第50-51页 |
| ·不同碳源含量的选择 | 第51页 |
| ·不同氮源含量的选择 | 第51-52页 |
| ·不同Ca~(2+)浓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 ·发酵条件的选择 | 第53-55页 |
| ·不同初始pH值对产酶的影响 | 第53页 |
| ·不同培养温度对产酶的影响 | 第53-54页 |
| ·不同种子量对产酶的影响 | 第54页 |
| ·不同通气量对产酶的影响 | 第54-55页 |
| ·正交实验 | 第55-57页 |
| ·小结 | 第57-58页 |
| 6 10L发酵罐放大培养的初步研究 | 第58-6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8-5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4页 |
| ·1OL罐分批发酵试验的特征 | 第59页 |
| ·发酵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59-61页 |
| ·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59-60页 |
| ·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60页 |
| ·基质消耗动力学模型 | 第60-61页 |
| ·模型参数求解 | 第61-64页 |
| ·菌株AS-EUⅢ发酵动力学曲线拟合分析 | 第61-63页 |
| ·实验值与拟合值的比较 | 第63-64页 |
| ·小结 | 第64-65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