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2页 |
一、行政法基本范式与国家行政理念 | 第12-35页 |
(一) 行政法范式的概念 | 第12-15页 |
1.范式的基本含义 | 第12-13页 |
2.行政法范式的含义 | 第13-14页 |
3.行政法范式的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二) 传统行政法基本范式 | 第15-22页 |
1.传统行政法范式内涵 | 第16-17页 |
2.传统行政法范式特征 | 第17-21页 |
3.传统行政法功能 | 第21-22页 |
(三) 国家行政理念的内涵 | 第22-32页 |
1.行政理念的含义 | 第22-23页 |
2.国家理念的形成 | 第23-24页 |
3.国家理念的具体内容 | 第24-32页 |
(四) 行政法范式与国家行政理念的互动关系 | 第32-35页 |
1.行政法范式对国家行政理念发展的作用 | 第32-34页 |
2.国家行政理念对行政法范式形成的影响 | 第34-35页 |
二、传统行政法范式和国家行政理念的困境 | 第35-46页 |
(一) 传统行政法范式的困境 | 第35-40页 |
1.传统行政法范式困境的背景 | 第35-37页 |
2.传统行政法范式困境 | 第37-40页 |
(二) 国家行政理念与现代化的冲突 | 第40-46页 |
1.国家行政理念与现代化冲突的背景 | 第40-43页 |
2.国家行政理念与现代化冲突的表现 | 第43-46页 |
三、行政法范式转换促进行政理念革新 | 第46-73页 |
(一) 行政法范式转换对行政理念革新的促进作用 | 第46-49页 |
1.行政法范式转换为行政理念的发展提供了法学理论依据 | 第46-47页 |
2.行政法范式的转换有助于新行政理念的形成 | 第47-48页 |
3.行政法范式转换加速了新行政理念的发展进程 | 第48-49页 |
(二) 行政法范式转换 | 第49-50页 |
1.“权利本位”行政法范式的形成 | 第49页 |
2.“权利本位”行政法范式的特征 | 第49-50页 |
(三) 行政理念的革新原则 | 第50-58页 |
1.以人为本原则 | 第51-53页 |
2.吸收行政理论优秀成果原则 | 第53-56页 |
3.坚持从具体国情出发,与时俱进原则 | 第56-58页 |
(四) 行政理念的革新内容 | 第58-64页 |
1.有限行政理念 | 第58-59页 |
2.服务行政理念 | 第59-61页 |
3.高效行政理念 | 第61-62页 |
4.责任行政理念 | 第62-63页 |
5.透明、公开行政理念 | 第63-64页 |
(五) 革新途径 | 第64-73页 |
1.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 第65-66页 |
2.加强公务员培训和学习 | 第66-68页 |
3.完善行政法律体制 | 第68-73页 |
结语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