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老化现象的恢复方案的研究以及在UNIX上的应用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软件恢复策略的重要性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工作 | 第12-13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2 软件恢复 | 第14-22页 |
·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软件老化 | 第14-15页 |
·软件恢复 | 第15页 |
·三种恢复策略 | 第15-19页 |
·策略一:基于时间的恢复策略 | 第16-17页 |
·策略二:基于检测的恢复策略 | 第17-18页 |
·策略三:嵌套的基于时间的恢复策略 | 第18-19页 |
·恢复策略成本的比较 | 第19-21页 |
·小结 | 第21-22页 |
3 软件恢复在 UNIX上的应用 | 第22-44页 |
·引言 | 第22页 |
·UNIX系统结构 | 第22-24页 |
·UNIX的两个重要工具 | 第24-27页 |
·SATAN的使用 | 第24-25页 |
·TCP_Wrapper | 第25-27页 |
·UNIX系统性能 | 第27-30页 |
·性能的衡量指标 | 第27-29页 |
·性能的瓶颈问题 | 第29-30页 |
·系统性能的检测 | 第30-34页 |
·信息来源 | 第30-31页 |
·信息检测 | 第31-34页 |
·系统性能的调优 | 第34-37页 |
·系统硬件的调优 | 第34-35页 |
·文件系统的调优 | 第35-36页 |
·核心参数的调优 | 第36-37页 |
·软件恢复的应用 | 第37-42页 |
·考虑的因素 | 第37-38页 |
·策略一的应用 | 第38-39页 |
·策略二的应用 | 第39-40页 |
·策略三的应用 | 第40-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4 模拟实验 | 第44-58页 |
·引言 | 第44页 |
·认识Y.huang模型 | 第44-47页 |
·随机数模拟 | 第47页 |
·系统运行模拟 | 第47-50页 |
·正常工作模拟 | 第48-49页 |
·软件老化模拟 | 第49-50页 |
·恢复策略模拟 | 第50-52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2-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8-61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8页 |
·进一步工作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