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子空间方法在桥梁模态参数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课题来源及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 ·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 ·系统识别 | 第14-16页 |
| ·参数识别理论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与发展 | 第16-18页 |
| ·环境振动下的模态参数识别 | 第18-20页 |
| ·SSI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21-24页 |
| 第2章 子空间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24-43页 |
| ·结构振动的状态空间模型 | 第24-27页 |
| ·子空间识别算法的优点 | 第27-29页 |
| ·基于协方差的SSI方法 | 第29-31页 |
| ·基于数据的SSI方法 | 第31-37页 |
| ·几个重要矩阵 | 第31-33页 |
| ·卡尔曼滤波 | 第33-34页 |
| ·SSI方法的主要定理 | 第34-35页 |
| ·投影矩阵的计算 | 第35-36页 |
| ·系统矩阵的计算 | 第36-37页 |
| ·稳定图 | 第37-40页 |
| ·系统模态识别 | 第40-41页 |
| ·SSI方法的基本步骤 | 第41-43页 |
| 第3章 SSI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43-71页 |
| ·SSI方法问题的演示算例 | 第43-56页 |
| ·连续钢梁模型 | 第43-44页 |
| ·同有频率与模态 | 第44-45页 |
| ·SSI方法的识别 | 第45-56页 |
| ·模态失真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56-68页 |
| ·SSI计算方法导致模态失真 | 第56-64页 |
| ·信号失真导致模态失真 | 第64-68页 |
| ·结论 | 第68-71页 |
| 第4章 SSI方法计算效率的改进 | 第71-92页 |
| ·改进计算效率的基本原理 | 第71-76页 |
| ·Hankel矩阵 | 第71-73页 |
| ·卡尔曼滤波 | 第73-74页 |
| ·SSI方法计算效率改进的主要定理 | 第74-75页 |
| ·投影矩阵的计算 | 第75页 |
| ·系统矩阵的计算 | 第75-76页 |
| ·改进SSI方法计算效率的定理及其证明 | 第76-81页 |
| ·几个重要矩阵 | 第76-77页 |
| ·Kalman滤波的证明 | 第77-81页 |
| ·SSI方法计算效率改进的主要定理的证明 | 第81页 |
| ·数值模拟 | 第81-89页 |
| ·结论 | 第89-92页 |
| 第5章 SSI方法中识别精度的改善 | 第92-128页 |
| ·改进稳定图的方法 | 第92-110页 |
| ·稳定图改进的基本思想 | 第92-95页 |
| ·稳定图改进的数值模拟 | 第95-99页 |
| ·稳定图改进的实桥分析 | 第99-110页 |
| ·两阶段稳定图方法 | 第110-126页 |
| ·两阶段稳定图的基本思想 | 第110-112页 |
| ·两阶段稳定图的数值模拟 | 第112-117页 |
| ·两阶段稳定图的实桥分析 | 第117-126页 |
| ·结论 | 第126-128页 |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28-130页 |
| ·结论 | 第128-129页 |
| ·讨论 | 第129-130页 |
| 附录A 子空间识别算法的数学基础 | 第130-136页 |
| A.1 正交投影 | 第130-131页 |
| A.2 同一矩阵中的投影 | 第131-132页 |
| A.3 统计工具 | 第132-134页 |
| A.4 统计框架中的几何工具 | 第134-136页 |
| 附录B SSI方法主要定理的推导 | 第136-138页 |
| 致谢 | 第138-13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39-153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成果 | 第153-1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