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20页 |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特长深埋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隧道围岩稳定性工程地质研究 | 第10-11页 |
·隧道围岩稳定性理论分析研究 | 第11-12页 |
·隧道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 | 第12-14页 |
·隧道围岩稳定性物理模拟试验研究 | 第14页 |
·隧道支护技术研究 | 第14-16页 |
·隧道围岩稳定性施工预测与预报研究 | 第16页 |
·岩爆研究的发展现状 | 第16-18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隧地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20-31页 |
·牦牛山隧道概况 | 第20-21页 |
·牦牛山隧道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 第21-31页 |
·地形地貌 | 第21-22页 |
·地层岩性 | 第22-26页 |
·地质构造 | 第26-28页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8页 |
·岩土体物理力学特征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 第31-62页 |
·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的适用性 | 第32-34页 |
·进口段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34-48页 |
·k31+280.00~k31+293.90段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35-42页 |
·k31+293.90~k31+320.00段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42-48页 |
·隧道洞身段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48-54页 |
·k31+320~k32+000段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49-52页 |
·k32+000~k34+040段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52-54页 |
·隧道出口段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54-60页 |
·k34+040.00 ~k34+545.79段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54-57页 |
·k34+545.79~k34+550.00段的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57-60页 |
·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 | 第60-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隧道洞身段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 第62-77页 |
·有限元分析方法概述 | 第62-67页 |
·基本原理及方法 | 第62-64页 |
·单元类型 | 第64-65页 |
·围岩强度判据 | 第65-67页 |
·牦牛山隧道围岩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 第67-75页 |
·模型的建立 | 第67-69页 |
·计算结果分析 | 第69-73页 |
·围岩稳定性评价 | 第73-75页 |
·小结 | 第75-77页 |
第五章 牦牛山隧道岩爆的研究 | 第77-85页 |
·牦牛山隧道围岩岩爆研究 | 第77-83页 |
·小结 | 第83-85页 |
结论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