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正交小波变换的图像数字水印算法研究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空间域水印算法 | 第9页 |
1-2-2 频率域水印算法 | 第9-10页 |
1-2-3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11-12页 |
第二章 数字水印技术及其理论基础 | 第12-20页 |
2-1 数字水印系统的概念、原理和基本框架 | 第12-14页 |
2-1-1 数字水印系统的基本概念 | 第12页 |
2-1-2 数字水印系统原理 | 第12-13页 |
2-1-3 数字水印系统的基本框架 | 第13-14页 |
2-2 数字水印的分类 | 第14-15页 |
2-3 数字水印的特性与应用 | 第15-17页 |
2-3-1 数字水印的特征 | 第15-16页 |
2-3-2 数字水印的应用领域 | 第16-17页 |
2-4 图像置乱 | 第17-18页 |
2-4-1 置乱技术 | 第17页 |
2-4-2 Arno1d变换与环形自同构映射 | 第17-18页 |
2-5 图像压缩 | 第18-1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图像的小波分解 | 第20-27页 |
3-1 人眼视觉频率响应 | 第20-21页 |
3-2 小波分析理论简介 | 第21-24页 |
3-2-1 傅立叶变换的局限性 | 第22-23页 |
3-2-2 小波分析的特点 | 第23页 |
3-2-3 双正交小波变换 | 第23-24页 |
3-3 小波理论在数字水印中的应用 | 第24-27页 |
第四章 图像水印算法的实现 | 第27-45页 |
4-1 算法的基本思想和框架 | 第27页 |
4-2 水印的预处理 | 第27-33页 |
4-2-1 水印预处理过程 | 第28页 |
4-2-2 水印图像的压缩 | 第28-29页 |
4-2-3 水印图像的置乱 | 第29-33页 |
4-3 基于双正交小波的图像分解 | 第33页 |
4-4 水印嵌入强度和位置的选择 | 第33-35页 |
4-4-1 水印嵌入位置的选择 | 第34页 |
4-4-2 水印嵌入强度 | 第34-35页 |
4-5 水印的嵌入和提取 | 第35-37页 |
4-5-1 水印的嵌入 | 第35页 |
4-5-2 水印的提取 | 第35-37页 |
4-6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7-43页 |
4-6-1 采用不同小波基进行的实验 | 第37-40页 |
4-6-2 水印健壮性测试 | 第40-43页 |
4-7 小结 | 第43-4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