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中心空调系统性能研究及分析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 ·混凝土中心空调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 ·建筑节能 | 第9-12页 |
| ·人体热舒适 | 第12页 |
| ·混凝土中心空调系统 | 第12-17页 |
| ·系统简介 | 第12-14页 |
| ·辐射空调方式概况 | 第14-15页 |
| ·系统特点 | 第15-17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页 |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混凝土中心空调墙体传热机理阐述 | 第20-32页 |
| ·普通墙体传热现象分析 | 第20-21页 |
| ·混凝土中心空调系统墙体物理模型 | 第21-23页 |
| ·混凝土中心空调系统墙体传热过程分析 | 第23-32页 |
| ·墙体表面的传热 | 第23-27页 |
| ·墙体内部结构的传热 | 第27-30页 |
| ·墙体到冷媒管的传热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2-41页 |
| ·模拟仿真的概念 | 第32-36页 |
| ·数学模型的概念 | 第32-33页 |
| ·数值模拟的概念 | 第33-34页 |
| ·Matlab 软件简介 | 第34-35页 |
| ·Airpak 软件简介 | 第35-36页 |
| ·混凝土中心空调系统墙体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6-41页 |
| ·墙体内部及表面温度仿真 | 第37-38页 |
| ·墙体内部及表面温度仿真模型中设定的初始条件 | 第38-39页 |
| ·普通墙体内部及表面温度仿真 | 第39-40页 |
| ·室内空气温度仿真模型 | 第40页 |
| ·室内空气温度仿真模型中设定的初始条件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数学模型的数值求解结果及分析 | 第41-54页 |
| ·供回水平均温度的影响 | 第41-46页 |
| ·墙体内部及表面温度仿真结果 | 第41-44页 |
| ·墙体内部及表面温度分析 | 第44页 |
| ·墙体表面热流通量仿真结果 | 第44-45页 |
| ·墙体表面热流密度分析 | 第45-46页 |
| ·管间距的影响 | 第46-48页 |
| ·墙体内部及表面温度仿真结果 | 第46-47页 |
| ·墙体内部及表面温度分析 | 第47页 |
| ·墙体表面热流密度仿真结果 | 第47-48页 |
| ·墙体表面热流密度分析 | 第48页 |
| ·盘管嵌入墙体内深度的影响 | 第48-50页 |
| ·墙体内部及表面温度仿真结果 | 第48-49页 |
| ·墙体内部及表面温度分析 | 第49-50页 |
| ·墙体表面热流密度仿真结果 | 第50页 |
| ·墙体表面热流密度分析 | 第50页 |
| ·普通墙体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0-52页 |
| ·室内空气温度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2-54页 |
| ·室内空气温度仿真结果 | 第52页 |
| ·室内空气温度分析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试验方案的设计及试验结果分析 | 第54-71页 |
| ·实验目的 | 第54-55页 |
| ·试验系统设计 | 第55-57页 |
| ·室内外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55页 |
| ·房间冷热负荷计算 | 第55-56页 |
| ·试验系统 | 第56-57页 |
| ·试验所用仪器 | 第57页 |
| ·试验步骤 | 第57-58页 |
| ·系统参数的测量 | 第58-62页 |
| ·试验结果的分析 | 第62-71页 |
| ·供水温度的影响 | 第62-65页 |
| ·流量的影响 | 第65-66页 |
| ·管间距的影响 | 第66-68页 |
| ·正交分析 | 第68-71页 |
| 第六章 混凝土中心空调系统与传统对流空调系统比较 | 第71-79页 |
| ·冷负荷比较 | 第71-72页 |
| ·初投资比较 | 第72-75页 |
| ·安装维护简易度比较 | 第75-76页 |
| ·运行比较 | 第76-77页 |
| ·人体舒适度比较 | 第77-79页 |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工作展望 | 第79-82页 |
| ·主要结论 | 第79-80页 |
| ·今后工作展望 | 第80-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86-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
| 附录 | 第88-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