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子分析法和熵权的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 ·现实意义 | 第11-13页 |
| ·文献述评 | 第13-17页 |
| ·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 ·国内外企业财务竞争力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 ·企业财务竞争力研究简评 | 第17页 |
| ·主要贡献与不足 | 第17-19页 |
| ·主要贡献 | 第17页 |
| ·主要不足 | 第17-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第2章 竞争力理论回顾 | 第19-25页 |
| ·竞争力理论简述 | 第19-22页 |
| ·竞争力的分类 | 第19-20页 |
| ·企业竞争力的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 ·企业竞争力的理论 | 第21-22页 |
| ·企业竞争力与企业财务竞争力关系 | 第22页 |
| ·企业财务竞争力理论简述 | 第22-25页 |
| ·企业财务竞争力概念 | 第22-23页 |
| ·企业财务竞争力构成要素 | 第23-25页 |
| 第3章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5-36页 |
| ·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 | 第25-30页 |
| ·指标构建原则 | 第25-26页 |
| ·指标选择与计量方法 | 第26-30页 |
| ·评价指标汇总 | 第30页 |
| ·综合评价方法分类 | 第30-36页 |
| ·主观评价方法 | 第31-33页 |
| ·客观评价方法 | 第33-36页 |
| 第4章 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模型简述 | 第36-41页 |
| ·因子分析模型 | 第36-39页 |
| ·因子分析模型简述 | 第36-37页 |
| ·因子分析步骤 | 第37-39页 |
| ·熵权法简述 | 第39-41页 |
| ·熵权模型 | 第39-40页 |
| ·熵权的性质 | 第40-41页 |
| 第5章 我国工业机械企业财务竞争力评价算例分析 | 第41-50页 |
| ·数据预处理 | 第41-42页 |
| ·数据一致化处理 | 第41-42页 |
|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第42页 |
|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算例分析 | 第42-47页 |
| ·KMO检验和巴特里特球形检验 | 第42-43页 |
| ·因子的方差贡献率 | 第43-44页 |
|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 第44-45页 |
| ·企业财务竞争力排名 | 第45-47页 |
| ·基于熵权法的算例分析 | 第47-48页 |
| ·熵权计算步骤 | 第47页 |
| ·企业财务竞争力排名 | 第47-48页 |
| ·比较研究与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 结论建议 | 第50-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附录 | 第55-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