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1章 序言 | 第6-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6-7页 |
·新疆农田灌排水概况 | 第7-8页 |
·农田灌排水发展史 | 第8-10页 |
·“旱排水”阶段 | 第9页 |
·排水渠建立阶段 | 第9页 |
·排水渠逐步完善阶段 | 第9-10页 |
·农田排水回收利用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现状 | 第10页 |
·国外现状 | 第10-11页 |
·膜技术概况 | 第11-13页 |
·膜技术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2页 |
·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2-13页 |
·膜技术在特殊行业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13页 |
·展望 | 第13-15页 |
第2章 实验 | 第15-33页 |
·实验目的 | 第15页 |
·水样分析 | 第15-33页 |
·水样说明 | 第15页 |
·水样中离子的测定方法 | 第15-25页 |
·浊度的测定方法 | 第25-26页 |
·总有机物含量的测定 | 第26-29页 |
·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 | 第29页 |
·水不溶物的物理分离性能参数的测定 | 第29页 |
·电导率的测定 | 第29页 |
·污染密度指数的测定 | 第29-32页 |
·水样不溶物的粒度测定方法 | 第32-33页 |
第3章 实验数据整理 | 第33-35页 |
·水样离子浓度、浊度、电导率、不溶物含量、化学需氧量列表 | 第33-34页 |
·水样粒度分布列表 | 第34页 |
·污染密度指数 | 第34-35页 |
第4章 实验数据处理 | 第35-44页 |
·水样中各离子的分布状况及对其水质的评价 | 第35-37页 |
·不同离子在所取水样中的分布状况与评价 | 第37-40页 |
·水样中不溶物含量 | 第40页 |
·水样矿化度 | 第40-41页 |
·水样电导率 | 第41页 |
·水样浊度 | 第41页 |
·水样有机物含量 | 第41-42页 |
·玛纳斯新湖坪村、六场和昌吉滨湖乡三正公司水样中不溶物的粒径分布 | 第42-44页 |
第5章 各水样腐蚀与结构趋势判断 | 第44-52页 |
·碳酸钙沉淀判断与防止 | 第44-47页 |
·防止碳酸钙沉淀的预处理—加酸法 | 第45-46页 |
·防止碳酸钙沉淀的预处理—添加防垢剂 | 第46-47页 |
·硫酸钙沉淀的判断与防止 | 第47-52页 |
·计算进水的离子积IP_f | 第47-48页 |
·计算进水的离子强度I_f | 第48页 |
·由K_(sp)—I 图得到与I_f相应的K_(sp) | 第48-49页 |
·计算不发生硫酸钙沉淀的最高浓缩倍数 | 第49页 |
·计算与相应CF_(max)的最高回收率 | 第49页 |
·防止硫酸钙沉淀的措施 | 第49-50页 |
·计算结果 | 第50-52页 |
第6章 农业排水回收处理方法的探讨 | 第52-56页 |
·农田排水的预处理 | 第52-53页 |
·农田排水的脱盐处理 | 第53-56页 |
第7章 结语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6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56页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62-63页 |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