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基于“3S”技术的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生境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3页
1 绪论第13-22页
   ·前言第13-15页
   ·“35”技术简介第15-16页
   ·“35”技术在物种生境研究中的应用第16-21页
     ·物种适宜生境分布预测第16-18页
     ·植被制图模型第18-19页
     ·生境破碎化研究第19-20页
     ·生境连通性与廊道设计第20页
     ·人类活动对生境的影响第20-21页
   ·论文研究内容第21-22页
2 滇金丝猴研究概况第22-27页
   ·滇金丝猴的研究简史第22-24页
   ·滇金丝猴的分布和数量第24页
   ·滇金丝猴的食性第24-25页
   ·滇金丝猴的生境利用第25-27页
3 生态区域尺度上滇金丝猴适宜生境分析第27-41页
   ·研究目的第27页
   ·研究区域第27页
   ·滇金丝猴现有种群分布数据第27页
   ·滇金丝猴适宜生境植被类型第27-31页
   ·影响滇金丝猴生境适宜性的其它因素第31-33页
   ·滇金丝猴适宜生境分析空间模型建立第33-35页
     ·数据准备第33页
     ·空间模型定义第33-34页
     ·空间模型的实现第34-35页
   ·结论与讨论第35-41页
     ·结论第35-38页
     ·与传统手工勾绘方法的对比第38页
     ·讨论第38-41页
4 保护地尺度上滇金丝猴生境分析第41-77页
   ·研究目的第41页
   ·研究区域第41页
   ·ARGOS GPS 跟踪系统应用第41-44页
   ·植被制图第44-50页
     ·前期室内工作第44-47页
     ·野外调查第47页
     ·植被类型分布数据生成第47-50页
   ·猴群活动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第50-54页
   ·猴群活动的空间模式分析第54-59页
     ·最近邻域分析第54-55页
     ·活动密度分析第55-59页
   ·家域分析第59-67页
     ·最小凸多边形法第59-66页
     ·网格法第66-67页
   ·生境适宜性分析第67-74页
     ·环境变量数据处理第68-70页
     ·主成分分析第70-71页
     ·生境适宜性计算第71-74页
   ·结论与讨论第74-77页
     ·结论第74-75页
     ·讨论第75-77页
5 研究小结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6页
致谢第86-87页
附录第87-90页
 附录Ⅰ植被类型体系(由方振东制定)第87-90页
个人简历、研究和工作经历及发表论文第90页
 个人简历第90页
 教育背景第90页
 研究和工作经历第90页
 发表论文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代数双曲空间中两组基的矩阵表示及其转换矩阵
下一篇:泰国学生汉语常用名量词习得偏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