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草本论文--多年生论文

川白芷氮磷钾配施、苗期抗旱性与传粉生物学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文献综述第12-25页
   ·川白芷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川白芷野生种质资源考证第12页
     ·川白芷化学成分研究第12-13页
     ·不同商品白芷香豆素类成分含量测定第13页
     ·川白芷栽培措施研究现状第13-14页
       ·土壤类型对川白芷产量的影晌第13页
       ·播期对川白芷产量的影响第13-14页
       ·施肥对川白芷产量的影响第14页
     ·川白芷的离体培养研究第14页
     ·川白芷药理与临床研究第14页
   ·氮磷钾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第14-16页
     ·氮素营养第15页
     ·磷素营养第15页
     ·钾素营养第15-16页
   ·氮磷钾营养元素与药材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关系第16-18页
     ·氮、磷、钾肥与药材产量的关系第16-17页
     ·氮、磷、钾肥与药材有效成分的关系第17-18页
   ·药用植物配方施肥第18-19页
   ·植物抗旱性研究第19-22页
     ·水分胁迫下植物的适应性反应第19-20页
     ·抗旱指标的筛选第20-21页
     ·抗旱性的综合评价方法第21页
       ·干旱处理方法第21-22页
   ·川白芷传粉生物学研究第22-25页
     ·传粉生物学及研究内容第22页
     ·传粉生物学的研究现状第22-25页
2 立题依据第25-26页
3 材料与方法第26-30页
   ·川白芷的生长及养分积累规律第26页
     ·试验材料第26页
     ·试验设计第26页
     ·测定方法及指标第26页
   ·氮磷钾肥配施对川白芷影响第26-28页
     ·试验材料第26页
     ·试验设计第26-27页
     ·测定方法及指标第27-28页
     ·数据处理第28页
   ·白芷苗期抗旱性研究第28-29页
     ·试验材料第28页
     ·试验设计第28页
     ·测定方法与指标第28页
     ·数据处理第28-29页
   ·川白芷传粉生物学研究第29-30页
     ·试验材料第29页
     ·测定方法及指标第29-30页
     ·数据处理第30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0-64页
   ·川白芷的生长动态及养分积累规律第30-37页
     ·生长动态第30-32页
     ·氮、磷及钾第32-35页
     ·根部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含量及积累量动态变化第35-36页
     ·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第36-37页
     ·氮磷钾含量、积累量与根干重及有效成分的关系第37页
   ·氮磷钾肥配施对川白芷的影响第37-54页
     ·生长指标的变化规律第37-43页
     ·氮、磷、钾含量变化规律第43-47页
     ·氮、磷、钾积累的动态变化第47-52页
     ·产量第52页
     ·质量第52-54页
   ·白芷苗期抗旱性研究第54-58页
     ·模拟干旱条件的选择第54-56页
     ·白芷药材不同原植物苗期抗旱性的综合评价第56-57页
     ·白芷苗期抗旱指标的筛选第57-58页
   ·川白芷传粉生物学的初步研究第58-64页
     ·花期及开花行为第58-59页
     ·雄蕊及花粉活力的观察第59-60页
     ·雌蕊发育动态及柱头可授性测定第60-61页
     ·繁育系统的检测第61-62页
     ·访花昆虫第62-64页
5 结论与讨论第64-72页
   ·川白芷生长动态和养分积累规律第64-65页
     ·生长发育期的划分第64页
     ·适宜采收期的确定第64-65页
     ·施肥措施第65页
   ·川白芷的肥料效应第65-68页
     ·氮磷钾配施对川白芷生长发育的影响第65-66页
     ·氮磷钾配施对氮磷钾含量及积累量的影响第66-67页
     ·氮磷钾肥配施对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第67-68页
   ·白芷苗期抗旱性第68-69页
     ·模拟干旱条件的选择第68页
     ·白芷苗期抗旱性的综合评价第68页
     ·白芷苗期抗旱指标的筛选第68-69页
   ·川白芷传粉生物学第69-72页
     ·川白芷雌雄异熟现象第69页
     ·人工授粉的最佳时期第69-70页
     ·川白芷繁育系统的特点第70页
     ·川白芷与访花昆虫的关系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9页
致谢第79-80页
攻读硕士论文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戊聚糖含量的QTL定位及迟熟α-淀粉酶鉴定
下一篇:沼液农用对油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