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

当代中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问题研究--以“强国家、强社会”理论为视角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一、问题的提出和意义第9-10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 意义第9-10页
 二、研究综述第10-15页
  (一) 国内外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研究第10-13页
  (二) 国内外关于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研究第13-15页
 三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第15-18页
  (一) 研究方法第15-16页
  (二) 论文框架第16页
  (三)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第16-18页
第二章 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概述第18-25页
 一、非政府组织的理论第18-21页
  (一) 非政府组织的内涵第18页
  (二) 非政府组织的典型特征第18-19页
  (三) 现代社会中非政府组织的功能第19-21页
 二、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第21-25页
  (一) 国家与公民社会关系理论第21-22页
  (二) 以“强国家、强社会”模式构建我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内在机理第22-25页
第三章 我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现状第25-30页
 一、我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的发展变化第25-27页
  (一) 改革开放前我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政府主导阶段第25-26页
  (二) 改革开放以来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非政府组织地位稳步中上升第26-27页
 二、当前我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强国家、弱社会”第27-30页
  (一) 政府权力触及范围过广,非政府组织活动空间有限第27-28页
  (二) 非政府组织在与政府的合作中缺乏应有的独立性第28-29页
  (三) 非政府组织缺乏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渠道第29页
  (四) 非政府组织在与政府的相互监督中存在着非对称性第29-30页
第四章 影响我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理想关系构建的诸因素第30-36页
 一、政府方面的因素第30-32页
  (一) 官员思想认识模糊或片面第30页
  (二) 法律法规不健全第30-31页
  (三)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第31页
  (四) 限制性制度障碍第31-32页
 二、非政府组织方面的因素第32-36页
  (一) 自身定位不准确第32-33页
  (二) 专业能力不足第33页
  (三) 活动资金匮乏第33-34页
  (四) 内部治理机制混乱第34页
  (五) 志愿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不强第34-36页
第五章 韩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良好关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第36-39页
 一、韩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第36-38页
  (一) 1987 年以前——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对抗第36-37页
  (二) 1987 年以后——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合作与监督第37-38页
 二、韩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关系对我国的启示第38-39页
第六章 构建我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理想关系的对策——以“强国家、强社会”理论为视角第39-45页
 一、政府应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第39-43页
  (一) 将非政府组织视为合作伙伴和善意的监督者第39页
  (二)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第39-40页
  (三) 加紧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第40页
  (四) 实现管理体制由控制型管理体质向培育型管理体制转变第40-42页
  (五) 拓展非政府组织政治参与的渠道第42页
  (六) 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支持第42-43页
 二、非政府组织应摆正自身位置,苦练内功第43-45页
  (一) 摆正自身位置第43页
  (二) 健全内部治理机制第43-44页
  (三) 加强能力建设第44-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1页
致谢第51-52页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中国公共政策过程中网民政治参与研究
下一篇:当代中国虚拟政府门户再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