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第1章 现代企业管理业绩评价的客观基础 | 第7-17页 |
·研究意义 | 第7-9页 |
·现代企业管理业绩评价的客观基础 | 第9-10页 |
·国内外业绩评价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西方企业业绩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 第10-13页 |
·我国企业业绩评价理论的发展 | 第13-14页 |
·业绩评价理论的中西方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14-17页 |
第2章 企业管理业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 第17-36页 |
·现代企业管理业绩评价系统建立的基本前提假设 | 第17-19页 |
·基本概念 | 第17页 |
·评价主体假设 | 第17-18页 |
·评价客体假设 | 第18页 |
·评价目标假设 | 第18-19页 |
·企业管理业绩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19-29页 |
·资本保全理论 | 第19-21页 |
·战略管理理论 | 第21-24页 |
·管理会计理论 | 第24-26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6-29页 |
·企业管理业绩评价的主要方法体系与讨论 | 第29-36页 |
·杜邦体系的基本内容 | 第29-30页 |
·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内容 | 第30-33页 |
·杜邦体系与平衡计分卡的比较 | 第33-36页 |
第3章 现代企业管理业绩评价指标系统的框架 | 第36-59页 |
·企业管理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原则 | 第36-39页 |
·可理解性原则 | 第37页 |
·可接受性原则 | 第37页 |
·可操作性原则 | 第37页 |
·适应性原则 | 第37-38页 |
·目标一致性原则 | 第38页 |
·重要性原则 | 第38页 |
·成本—效益原则 | 第38-39页 |
·现代企业管理业绩评价的财务指标体系 | 第39-48页 |
·财务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39-44页 |
·面向企业管理的杜邦体系的设计 | 第44-46页 |
·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EVA)指标 | 第46-48页 |
·现代企业管理业绩评价的非财务指标体系 | 第48-53页 |
·客户层面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 第48-49页 |
·技术创新层面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 第49-51页 |
·业务流程层面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 第51-52页 |
·职员层面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 第52-53页 |
·部门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 第53-59页 |
·成本(费用)中心的业绩评价 | 第54页 |
·利润中心的业绩评价 | 第54-56页 |
·投资中心的业绩评价 | 第56-59页 |
第4章 多层次综合管理业绩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设计 | 第59-65页 |
·哈药集团现状 | 第59-60页 |
·总体结构设计(采用图示法) | 第60-61页 |
·具体内容设计 | 第61-65页 |
·财务指标体系 | 第61-62页 |
·非财务指标体系 | 第62-65页 |
结语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73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3-74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74-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