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流转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一章 导言 | 第1-17页 |
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5页 |
·国外研究与发展动态 | 第9-12页 |
·国内研究与发展动态 | 第12-15页 |
3 研究思路与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主要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17-26页 |
1 关于人的行为假设理论 | 第17-20页 |
·经济人假设 | 第17页 |
·有限理性 | 第17-19页 |
·有限自利 | 第19页 |
·环境相关 | 第19-20页 |
2 农民的行为理性与农户家庭决策机制分析 | 第20-22页 |
·农民的行为理性分析 | 第20-22页 |
·农户家庭决策机制分析 | 第22页 |
3 农村土地产权及土地流转的界定与分析 | 第22-26页 |
·农村土地产权的界定与分析 | 第22-25页 |
·土地流转的界定与分析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流转的影响 | 第26-42页 |
1 《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农民土地权利的影响 | 第26-28页 |
·《法》的基本情况 | 第26页 |
·《法》对农民土地权利的影响 | 第26-28页 |
2 完全市场化条件下土地流转供需理论模型 | 第28-29页 |
3 土地承包期限与土地流转行为 | 第29-37页 |
·样本点基本情况介绍 | 第29-30页 |
·土地承包期限与土地流转意愿 | 第30-31页 |
·土地承包契约情况分析 | 第31-37页 |
4 《土地承包法》颁布前后土地流转规模的对比分析 | 第37-40页 |
·样本村近六年土地流转规模变化趋势 | 第37-39页 |
·更宏观的变化趋势分析 | 第39-40页 |
5 简要结论 | 第40-42页 |
·完全市场化条件下理论分析的结论 | 第40页 |
·实证研究的结论 | 第40页 |
·综合效应分析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农村土地承包法》调整与完善的思路 | 第42-44页 |
1 应该更完整的界定转让权 | 第42页 |
2 建立土地不调整的法定补偿机制 | 第42-43页 |
3 提供更多促进土地流转的直接激励 | 第43页 |
4 《法》还应明确一些具体问题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