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 第1-11页 |
| 第一章 开“民智”的原因 | 第11-18页 |
| 第一节 历史原因 | 第11-14页 |
| 第二节 现实原因 | 第14-18页 |
| 第二章 开“民智”思想的理论基础 | 第18-30页 |
| 第一节 理论先导:自由观 | 第18-23页 |
| 第二节 理论基石:“民本”观念 | 第23-26页 |
| 第三节 理论依据:进化论 | 第26-30页 |
| 第三章 开“民智”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30-48页 |
| 第一节 历史渊源 | 第30-34页 |
| 第二节 开“民智”思想的内容 | 第34-41页 |
| 第三节 “民智”“民力”“民德”的关系 | 第41-48页 |
| 第四章 开“民智”的基本途径 | 第48-54页 |
| 第一节 教育启“民智” | 第48-52页 |
| 第二节 立宪促“民智” | 第52-54页 |
| 第五章 开“民智”思想的历史影响与时代局限性 | 第54-59页 |
| 第一节 历史影响 | 第54-56页 |
| 第二节 时代局限性 | 第56-59页 |
| 结语 | 第59-60页 |
| 注释 | 第60-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8-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详细摘要 | 第70-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