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4页 |
·人工林材质变异和影响因子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人工林材质株内径向变异的研究 | 第12-13页 |
·遗传结构对人工林材质影响的研究 | 第13页 |
·自然条件和培育措施对人工林材质影响的研究 | 第13-14页 |
·人工林材质预测研究 | 第14-15页 |
·人工林生长与材性性状间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人工林材质变异和影响因子国内研究进展 | 第16-24页 |
·人工林材质株内径向变异的研究 | 第16-18页 |
·木材密度的株内径向变异的研究 | 第16页 |
·木材解剖特征株内径向变异的研究 | 第16-18页 |
·木材化学组分株内径向的变异 | 第18页 |
·遗传因子对人工林材质影响的研究 | 第18-19页 |
·种群和种源对人工林材质影响的研究 | 第18-19页 |
·无性系、家系对人工林材质影响的研究 | 第19页 |
·自然条件对人工林材质影响的研究 | 第19-20页 |
·培育措施对人工林材质影响的研究 | 第20-22页 |
·人工林材质预测的研究 | 第22-23页 |
·人工林生长与材性性状的相关研究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4-34页 |
·研究背景 | 第24-27页 |
·福建省中亚热带的自然概况 | 第25-26页 |
·福建中亚热带人工阔叶林发展概况 | 第26页 |
·研究用阔叶乡土树种概况 | 第26-27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32页 |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特色和创新 | 第32-34页 |
·适应森林资源结构转变木材科学的研究热点 | 第32-33页 |
·为人工林材质定向培育提供依据 | 第33页 |
·丰富人工林材质变异规律的研究 | 第33页 |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林龄对中亚热带人工阔叶林材质的影响 | 第34-5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4-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55页 |
·林龄对荷木人工林材质的影响 | 第35-40页 |
·林龄对荷木人工林木材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35-37页 |
·林龄对荷木人工林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 | 第37-39页 |
·林龄对荷木人工林木材化学组分的影响 | 第39-40页 |
·林龄对山枣人工林材质的影响 | 第40-44页 |
·林龄对山枣人工林木材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40-41页 |
·林龄对山枣人工林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 | 第41-43页 |
·林龄对山枣人工林木材化学组分的影响 | 第43-44页 |
·林龄对拟赤杨人工林材质的影响 | 第44-48页 |
·林龄对拟赤杨人工林木材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44-45页 |
·林龄对拟赤杨人工林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 | 第45-47页 |
·林龄对拟赤杨人工林木材化学组分的影响 | 第47-48页 |
·林龄对三种阔叶树种人工林导热性的影响 | 第48-55页 |
·不同林龄三种阔叶树种人工林木材热导率的测定结果 | 第48页 |
·荷木、山枣、拟赤杨人工林木材热导率理论表达式的推导 | 第48-53页 |
·不同林龄荷木、山枣、拟赤杨人工林木材热导率 | 第53-55页 |
第四章 立地条件对中亚热带人工阔叶林材质的影响 | 第55-8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5-5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6-88页 |
·立地条件对荷木人工林材质的影响 | 第56-67页 |
·立地条件对荷木人工林木材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56-58页 |
·立地条件对荷木人工林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 | 第58-60页 |
·立地条件对荷木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径向变异的影响 | 第60-63页 |
·立地条件对荷木人工林木材组织比量的影响 | 第63-64页 |
·立地条件对荷木人工林木材基本密度和微纤丝角径向变异的影响 | 第64-66页 |
·立地条件对荷木人工林木材化学组分的影响 | 第66-67页 |
·立地条件对山枣人工林材质的影响 | 第67-77页 |
·立地条件对山枣人工林木材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67-69页 |
·立地条件对山枣人工林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 | 第69-70页 |
·立地条件对山枣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径向变异的影响 | 第70-74页 |
·立地条件对山枣人工林木材组织比量的影响 | 第74-75页 |
·立地条件对山枣人工林木材基本密度和微纤丝角径向变异的影响 | 第75-76页 |
·立地条件对山枣人工林木材化学组分的影响 | 第76-77页 |
·立地条件对拟赤杨人工林材质的影响 | 第77-88页 |
·立地条件对拟赤杨人工林木材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77-79页 |
·立地条件对拟赤杨人工林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 | 第79-81页 |
·立地条件对拟赤杨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径向变异的影响 | 第81-84页 |
·立地条件对拟赤杨人工林木材组织比量的影响 | 第84-85页 |
·立地条件对拟赤杨人工林木材基本密度和微纤丝角径向变异的影响 | 第85-86页 |
·立地条件对拟赤杨人工林木材化学组分的影响 | 第86-88页 |
第五章 伴生树种对中亚热带人工阔叶林材质的影响 | 第88-12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88-8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9-121页 |
·伴生树种对荷木人工林材质的影响 | 第89-100页 |
·伴生树种对荷木人工林木材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89-91页 |
·伴生树种对荷木人工林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 | 第91-93页 |
·伴生树种对荷木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径向变异的影响 | 第93-96页 |
·伴生树种对荷木人工林木材组织比量的影响 | 第96-97页 |
·伴生树种对荷木人工林木材基本密度和微纤丝角径向变异的影响 | 第97-99页 |
·伴生树种对荷木人工林木材化学组分的影响 | 第99-100页 |
·伴生树种对山枣人工林材质的影响 | 第100-110页 |
·伴生树种对山枣人工林木材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100-102页 |
·伴生树种对山枣人工林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 | 第102-104页 |
·伴生树种对山枣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径向变异的影响 | 第104-107页 |
·伴生树种对山枣人工林木材组织比量的影响 | 第107-108页 |
·伴生树种对山枣人工林木材基本密度和微纤丝角径向变异的影响 | 第108-110页 |
·伴生树种对山枣人工林木材化学组分的影响 | 第110页 |
·伴生树种对拟赤杨人工林材质的影响 | 第110-121页 |
·伴生树种对拟赤杨人工林木材物理性质的影响 | 第110-112页 |
·伴生树种对拟赤杨人工林木材力学性质的影响 | 第112-114页 |
·伴生树种对拟赤杨人工林木材纤维形态径向变异的影响 | 第114-117页 |
·伴生树种对拟赤杨人工林木材组织比量的影响 | 第117-118页 |
·伴生树种对拟赤杨人工林木材基本密度和微纤丝角径向变异的影响 | 第118-120页 |
·伴生树种对拟赤杨人工林木材化学组分的影响 | 第120-121页 |
第六章 中亚热带人工阔叶林材性指标间及其与生长性状间的关系 | 第121-141页 |
·中亚热带人工阔叶林材性与生长性状的关系 | 第121-125页 |
·荷木人工林材性与生长性状的关系 | 第121-122页 |
·荷木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与生长性状的关系 | 第121-122页 |
·荷木人工林木材解剖特征与生长性状的关系 | 第122页 |
·荷木人工林木材化学组分与生长性状的关系 | 第122页 |
·山枣人工林材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研究 | 第122-124页 |
·山枣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与生长性状的关系 | 第122-123页 |
·山枣人工林木材解剖特征与生长性状的关系 | 第123页 |
·山枣人工林木材化学组分与生长性状的关系 | 第123-124页 |
·拟赤杨人工林材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研究 | 第124-125页 |
·拟赤杨人工林木材物理力学性质与生长性状的关系 | 第124页 |
·拟赤杨人工林木材解剖特征与生长性状的关系 | 第124-125页 |
·拟赤杨人工林木材化学组分与生长性状的关系 | 第125页 |
·中亚热带人工阔叶林材性指标之间的相关研究 | 第125-141页 |
·荷木人工林材性指标之间的相关研究 | 第125-130页 |
·荷木人工林力学性质与气干密度的相关关系 | 第125-126页 |
·荷木人工林木材干缩性与微纤丝角的相关关系 | 第126页 |
·荷木人工林木材力学性质与微纤丝角和组织比量的相关关系 | 第126页 |
·荷木人工林木材物理性质与化学组分和组织比量的相关关系 | 第126-128页 |
·不同立地级不同伴生树种荷木人工林木材微纤丝角与纤维形态的回归 | 第128-129页 |
·不同立地级不同伴生树种荷木人工林木材各生长轮材性指标间的关系 | 第129-130页 |
·山枣人工林材性指标之间的相关研究 | 第130-135页 |
·山枣人工林木材力学性质与气干密度的相关关系 | 第130-131页 |
·山枣人工林木材干缩性与微纤丝角的相关关系 | 第131页 |
·山枣人工林木材力学性质与微纤丝角和组织比量的相关关系 | 第131-132页 |
·山枣人工林木材物理性质与化学组分和组织比量的相关关系 | 第132页 |
·不同立地级不同伴生树种山枣人工林木材微纤丝角与纤维形态的回归 | 第132-133页 |
·不同立地级不同伴生树种山枣人工林木材各生长轮材性指标间的关系 | 第133-135页 |
·拟赤杨人工林材性指标之间的相关研究 | 第135-141页 |
·拟赤杨人工林力学性质与气干密度的相关关系 | 第135页 |
·拟赤杨人工林木材干缩性与微纤丝角的相关关系 | 第135-136页 |
·拟赤杨人工林木材力学性质与微纤丝角和组织比量的相关关系 | 第136-137页 |
·拟赤杨人工林木材物理性质与化学组分和组织比量的相关关系 | 第137页 |
·不同立地级不同伴生树种拟赤杨人工林木材微纤丝角与纤维形态的回归 | 第137-138页 |
·不同立地级不同伴生树种拟赤杨人工林木材各生长轮材性指标间的关系 | 第138-141页 |
第七章 中亚热带人工阔叶林幼龄期界定和材质预测的研究 | 第141-151页 |
·中亚热带人工阔叶林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定 | 第141-145页 |
·荷木人工林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定 | 第142-143页 |
·山枣人工林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定 | 第143-144页 |
·拟赤杨人工林幼龄材与成熟材的界定 | 第144-145页 |
·中亚热带人工阔叶林生长轮材质预测 | 第145-151页 |
·荷木人工林生长轮材质预测 | 第146-147页 |
·山枣人工林生长轮材质预测 | 第147-149页 |
·拟赤杨人工林生长轮材质预测 | 第149-151页 |
第八章 中亚热带人工阔叶林显微和超微构造的研究 | 第151-158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材料处理 | 第151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第151-158页 |
·荷木人工林幼龄材与成熟材显微和超微构造 | 第151页 |
·山枣人工林幼龄材与成熟材显微和超微构造 | 第151-152页 |
·拟赤杨人工林幼龄材与成熟材显微和超微构造 | 第152-158页 |
第九章 总结论与讨论 | 第158-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164-174页 |
详细摘要 | 第174-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