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言 | 第1-16页 |
| 1. 我国的森林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8-9页 |
| ·我国的森林资源现状 | 第8-9页 |
| ·存在的问题 | 第9页 |
| 2. 保护森林资源的必要性 | 第9-11页 |
| ·森林的巨大作用决定着必须保护森林资源 | 第9-10页 |
| ·我国森林资源短缺决定着保护森林资源刻不容缓 | 第10-11页 |
| 3. 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 | 第11-12页 |
| ·我国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 | 第11页 |
| ·国外部分国家森林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 | 第11-12页 |
| 4. 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2-14页 |
| ·超限额采伐森林、林木 | 第12-13页 |
| ·采伐源头管理力量薄弱,流通管理人员过多过杂 | 第13页 |
| ·采伐证发放不规范,尤其缺漏项目的情况还很普遍 | 第13页 |
| ·伐区调查设计不尽合理,设计质量下降 | 第13页 |
| ·盗伐滥伐林木资源 | 第13-14页 |
| ·人畜毁坏森林资源 | 第14页 |
| 5. 盗伐滥伐林木罪的概念 | 第14-16页 |
| ·盗伐林木罪 | 第14页 |
| ·滥伐林木罪 | 第14-15页 |
| ·滥伐林木罪与盗伐林木罪的界限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我国目前森林资源管理中盗伐滥伐的现状分析 | 第16-23页 |
| 1. 我国盗伐滥伐林木的历史及现状 | 第16-17页 |
| 2. 盗伐滥伐森林现象产生的原因 | 第17-18页 |
| ·对依法保护和管理森林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 第17页 |
| ·基层林政执法人员少,力量薄弱 | 第17-18页 |
| ·对破坏森林资源的大案要案不能及时查处 | 第18页 |
| ·对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分子打击不力 | 第18页 |
| ·没有充分发挥好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 | 第18页 |
| 3. 盗伐滥伐林木带来的后果 | 第18-23页 |
| ·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 第18-19页 |
| ·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 | 第19页 |
| ·水土流失严重 | 第19-20页 |
|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 第20-21页 |
| ·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 | 第21页 |
| ·环境污染严重 | 第21-23页 |
| 第三章 有关盗伐滥伐林木的法律规定 | 第23-36页 |
| 1. 法律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作用 | 第23-24页 |
| 2. 与盗伐滥伐林木有关的法律、法规 | 第24-30页 |
| 3. 我国的林业法律机构 | 第30-31页 |
| 4. 对盗伐滥伐林木犯罪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需要完善的方面 | 第31-33页 |
| 5. 办理盗伐滥伐案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3-36页 |
| ·对盗伐案件和滥伐案件容易混淆 | 第33页 |
| ·有些案件处罚偏轻 | 第33-34页 |
| ·对盗窃案和盗伐案区分不清 | 第34页 |
| ·以罚伐刑现象严重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盗伐滥伐林木的定罪量刑 | 第36-55页 |
| 1. 盗伐滥伐林木案的立案标准 | 第36页 |
| 2. 有关盗伐滥伐定罪量刑方面的规定 | 第36-40页 |
| ·定罪方面的规定 | 第36-38页 |
| ·量刑方面的规定 | 第38-40页 |
| 3. 盗伐滥伐林木数量测算的研究 | 第40-55页 |
| ·在森林案件现场,当涉案林木保持伐倒木状态时 | 第40-41页 |
| ·当涉案林木已运离案件现场,现场留有伐根时 | 第41-47页 |
| ·根据根径与胸径的关系求材积 | 第41-45页 |
| ·根据根径与胸径的关系编制一元根径材积表 | 第45-47页 |
| ·当伐根不全,但案件现场有相同的林分存在时 | 第47-51页 |
| ·当涉案林木已被加工成木材时 | 第51-52页 |
| ·其它方法 | 第52-55页 |
| 第五章 盗伐滥伐林木造成的后果评价 | 第55-65页 |
| 1. 后果评价的作用和意义 | 第55页 |
| 2. 评价体系指标设计的原则 | 第55-56页 |
| 3. 评价体系指标的选择 | 第56页 |
| 4. 指标体系的特点 | 第56页 |
| 5. 指标体系的设置框架 | 第56-57页 |
| 6. 评价模型的方法 | 第57-62页 |
| 7. 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 | 第62页 |
| 8. 案例评价 | 第62-65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65-72页 |
| 1. 做好盗伐滥伐森林、林木的预防工作 | 第65-66页 |
| ·贯彻执行有关林业政策法规,加大林业法规宣传力度 | 第65-66页 |
| ·加强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 | 第66页 |
| 2. 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 | 第66-68页 |
| ·严格执行采伐限额制度,加大对采伐限额的监督力度 | 第67页 |
| ·实行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任期目标责任制 | 第67-68页 |
| ·充分发挥基层林业工作站的作用 | 第68页 |
| 3.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者的队伍建设 | 第68-69页 |
|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 第68-69页 |
| ·加强乡村护林员的管理 | 第69页 |
| 4. 加大对盗伐滥伐林木案件的查处和打击力度 | 第69-72页 |
| ·实行科技兴林,科技强警策略 | 第69-70页 |
| ·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法制建设,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 | 第70-71页 |
| ·对盗伐滥伐进行准确地定罪量刑,保证执法的公正性 | 第71页 |
| ·准确评价盗伐滥伐带来的后果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 详细摘要 | 第77-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