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东方汽轮机厂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的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1-15页
     ·东方汽轮机厂技术工人队伍建设所面临的形势第11-13页
     ·中国工人阶层的变化趋势第13-15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范围第15-16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第15-16页
     ·本文研究的范围第16页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逻辑第16-19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6-17页
     ·本文的逻辑结构第17-19页
第二章 技术工人队伍管理理论研究的回顾第19-26页
   ·对当代技术工人价值的再认识第19-21页
     ·技术工人的定义第19页
     ·对当代技术工人价值的再认识第19-21页
   ·现代人力资源激励与培训理论的回顾第21-23页
     ·现代人力资源激励理论回顾第21-22页
     ·人力资源规划方面相关理论第22-23页
     ·职工教育与培训方面相关理论第23页
   ·现代人力资源激励与培训理论的发展趋势第23-26页
第三章 东方汽轮机厂技术工人队伍现状分析第26-33页
   ·东汽职工队伍总体结构问题分析第26-27页
     ·国内汽轮机厂商生产能力及效益分析第26页
     ·国内汽轮机厂职工队伍总体结构分析第26页
     ·东汽厂职工队伍总体结构分析第26-27页
   ·东汽厂技术工人队伍技能素质分析第27-28页
   ·东汽厂技术工人收入及待遇状况分析第28-31页
     ·国内同行业职工收入分析第28页
     ·技术工人与管理、技术人员收入对比分析第28-29页
     ·技术工人收入与年龄、技术等级和文化程度的关系第29-31页
   ·东汽厂技术工人培训问题分析第31-33页
     ·东汽职工培训总体情况第31-32页
     ·技术工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2-33页
第四章 东汽厂技术工人队伍发展策略第33-40页
   ·东汽厂技术工人队伍建设的基本目标第33-34页
     ·技术工人队伍结构优化目标第33页
     ·技术工人薪酬体系选择第33页
     ·技术工人激励模式选择第33页
     ·技术工人培训机制选择第33-34页
   ·东汽厂未来3年技术工人需求与供给预测第34-37页
     ·东汽厂未来3年生产规模及经济效益增长趋势第34-35页
     ·生产规模扩大对技术工人需求的分析第35-37页
     ·工厂新增装备投入对技术工人的需求第37页
   ·东汽厂未来三年技术工人供给预测第37-40页
     ·东汽厂技术工人招聘渠道的选择第37-38页
     ·东汽厂技术工人招聘所面临的问题分析第38-40页
第五章 东汽厂技术工人薪酬体系策略的选择第40-50页
   ·东汽厂现行工资分配制度的主要内容及问题第40-42页
     ·东汽厂岗位效益工资制的基本结构第40页
     ·东汽厂岗位效益工资制的主要特点第40-41页
     ·东汽厂岗位效益工资制存在的问题分析第41-42页
   ·国外典型的工资形式分析第42-44页
     ·美国企业的工资形式第42-43页
     ·德国企业的工资形式第43页
     ·日本企业的工资形式第43-44页
   ·东汽厂技术工人薪酬体系策略的选择第44-48页
     ·东汽技术工人薪酬体系结构第44页
     ·东汽技术工人薪酬体系的主要内容特点第44-46页
     ·东汽厂实施计件工资制的条件第46页
     ·东汽厂实施计件工资制的主要策略第46-48页
   ·建立技术工人的市场指导价位制度第48-50页
     ·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总体目标第48页
     ·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主要内容第48页
     ·建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的意义第48-50页
第六章 东汽厂技术工人激励策略的选择第50-58页
   ·建立有效的岗位激励机制第50-51页
     ·建立岗位资格准入制度第50页
     ·完善岗位流动和晋升制度第50页
     ·实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第50-51页
   ·制定技术工人的职业生涯成长计划第51-52页
     ·设计技术工人职业生涯成长计划的意义第51页
     ·技术工人职业生涯发展计划基本模式选择第51-52页
     ·东汽厂技术工人职业生涯发展模式选择第52页
   ·持续改进和完善奖金、保险福利制度第52-53页
     ·奖金制度的重新设计第52-53页
     ·持续改进和完善工厂的保险福利政策第53页
   ·逐步实施东汽厂职工持股计划第53-55页
     ·职工持股计划的意义第54页
     ·东汽厂实施职工持股的策略第54-55页
     ·职工持股的政策支持问题第55页
   ·企业文化激励策略的选择第55-58页
     ·政府采取措施,提高技术工人的政治地位第55-56页
     ·加强对技术工人重要作用的宣传第56页
     ·拓宽技术工人参与企业管理的渠道第56页
     ·切实改善生产技术工人的工作条件和环境第56-58页
第七章 东汽厂技术工人职业培训策略的选择第58-70页
   ·国外职业培训的基本发展趋势及主要特点第58-61页
     ·国外职业培训的发展趋势第58-59页
     ·德国“双元制”职业培训的主要特点第59-61页
   ·我国职业培训的主要策略选择第61-66页
     ·建立政府、企业与职业学校共同办学的体制第61-63页
     ·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第63-66页
   ·东汽厂技术工人培训策略的选择第66-70页
     ·建立完善的技术工人培训规划第66-69页
     ·建立培训、使用、待遇一体化的培训机制第69-70页
第八章 结论第70-71页
   ·本文结论第70页
   ·本文局限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产品生命周期评价(LCA)及其在轿车产品中的应用
下一篇:两亲共聚物及溶剂效应对溶液合成无机材料的形貌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