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数控加工仿真技术 | 第10-13页 |
·计算机仿真的概念及应用 | 第10-11页 |
·数控加工仿真概述 | 第11-12页 |
·数控仿真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外数控加工三维图形仿真软件分析 | 第13-16页 |
·国外软件 | 第13-14页 |
·国内软件 | 第14-15页 |
·分析与结论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数控程序处理模块 | 第16-38页 |
·数控加工程序简介 | 第16-17页 |
·数控加工程序的译码过程 | 第17-23页 |
·数控译码的作用 | 第17页 |
·译码的实现 | 第17-23页 |
·功能代码对应库与规则库的建立 | 第17-18页 |
·译码系统的建立 | 第18-19页 |
·编译模块的主要代码分析 | 第19-23页 |
·本系统采用的刀具轨迹算法 | 第23-36页 |
·插补离散算法 | 第23-26页 |
·直线插补 | 第23-24页 |
·圆弧插补 | 第24-25页 |
·螺旋插补 | 第25-26页 |
·刀具半径补偿算法 | 第26-30页 |
·刀具半径补偿的概念 | 第26页 |
·刀具半径补偿的过程 | 第26-27页 |
·基本概念 | 第27页 |
·转接类型的判别 | 第27-28页 |
·转接矢量计算 | 第28-30页 |
·刀具半径补偿的建立 | 第30页 |
·刀具半径补偿的撤销 | 第30页 |
·刀具半径补偿实现 | 第30-36页 |
·数控加工程序的检验方法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数控加工三维图形动态仿真系统设计 | 第38-42页 |
·数控加工三维图形动态仿真系统的设计要求 | 第38页 |
·数控加工三维图形动态仿真系统结构 | 第38-39页 |
·三维仿真环境的建立 | 第39页 |
·数控加工三维图形动态仿真的算法 | 第39-42页 |
·刀具扫描体计算 | 第39-40页 |
·刀具在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的部分表面 | 第40页 |
·刀具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包络面 | 第40页 |
·伪Z_Buffer 模型的建立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数控仿真的几何建模方法 | 第42-46页 |
·线框模型 | 第42-43页 |
·实体造型法 | 第43-44页 |
·基于图形空间的方法 | 第44-45页 |
·离散矢量求交法 | 第45-46页 |
第五章 OpenGL 技术及应用 | 第46-59页 |
·OpenGL 的主要特点和功能 | 第46-48页 |
·OpenGL 的主要特点 | 第46-47页 |
·OpenGL 的主要功能 | 第47-48页 |
·OpenGL 的工作流程 | 第48页 |
·OpenGL 建模 | 第48-49页 |
·描述图元 | 第48-49页 |
·齐次坐标 | 第49页 |
·OpenGL 变换 | 第49-55页 |
·三维图形显示流程 | 第49-51页 |
·几何变换 | 第51-52页 |
·投影变换 | 第52-54页 |
·裁剪变换 | 第54-55页 |
·视口变换 | 第55页 |
·如何在Windows Visual C++环境下使用OpenGL | 第55-59页 |
第六章 数控加工过程动态仿真的实现 | 第59-67页 |
·数控加工过程仿真流程 | 第59-60页 |
·车削系统的加工仿真 | 第60-61页 |
·车削加工特点 | 第60-61页 |
·车削仿真的执行过程 | 第61页 |
·车削仿真的流程图 | 第61页 |
·铣削系统的加工仿真 | 第61-63页 |
·铣削加工概述 | 第61-62页 |
·铣削工件毛坯的离散化 | 第62-63页 |
·仿真算法的步骤 | 第63页 |
·系统仿真运行实例 | 第63-67页 |
·零件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63-65页 |
·系统仿真显示的特点 | 第65页 |
·碰撞和干涉的检查 | 第65-67页 |
第七章 图形显示与加速算法 | 第67-70页 |
·仿真动画显示中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 第67页 |
·动画显示速度 | 第67页 |
·图形显示效果 | 第67页 |
·几种加速和改善图形显示的手段 | 第67-70页 |
·网格尖点的消除 | 第67-68页 |
·变分辨率显示 | 第68页 |
·动画处理 | 第68-70页 |
·局部刷新技术 | 第68-69页 |
·双缓存技术 | 第69页 |
·消隐技术 | 第69-70页 |
第八章 总结及展望 | 第70-72页 |
·总结 | 第70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附录 | 第75-96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