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聚吡咯(聚苯胺)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作锂二次电池正极的性能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1-28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导电聚合物第12-21页
  1-2-1 导电聚合物的分类第12-13页
  1-2-2 导电聚合物的结构特征及其物理化学性能第13-14页
  1-2-3 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机理及掺杂机制第14-15页
  1-2-4 导电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5-16页
  1-2-5 典型的导电聚合物第16-21页
   1-2-5-1 导电聚吡咯第17-19页
   1-2-5-2 导电聚苯胺第19-21页
 §1-3 锂/聚合物二次电池第21-26页
  1-3-1 简介第21-22页
  1-3-2 锂二次电池的分类第22页
  1-3-3 锂/聚合物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第22-23页
  1-3-4 锂二次电池聚合物正极材料第23-25页
   1-3-4-1 导电聚合物第24页
   1-3-4-2 复合正极材料第24-25页
  1-3-5 锂/聚合物二次电池的应用展望第25-26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聚吡咯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28-48页
 §2-1 PPy/SiO_2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28-42页
  2-1-1 引言第28页
  2-1-2 实验部分第28-32页
   2-1-2-1 聚合机理第28-29页
   2-1-2-2 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第29-30页
   2-1-2-3 实验原料与实验仪器第30-31页
   2-1-2-4 材料的制备第31-32页
   2-1-2-5 表征与测试第32页
  2-1-3 结果与讨论第32-42页
   2-1-3-1 PPy/MPS-SiO_2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第32-36页
    (1) FT-IR分析第32-33页
    (2) XPS分析第33-35页
    (3) 热失重(TGA)分析第35页
    (4) 比表面积(BET)及堆积密度分析第35-36页
   2-1-3-2 PPy/MPS-SiO_2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第36-40页
    (1) 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第36-37页
    (2) MPS用量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第37-38页
    (3) 掺杂剂种类和用量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第38-39页
    (4) 搅拌速度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第39-40页
   2-1-3-3 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第40-42页
    (1) 表面改性处理对SiO_2形态结构的影响第40页
    (2) PPy、PPy/SiO_2、PPy/MPS-SiO_2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第40-42页
 §2-2 PPy/C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42-47页
  2-2-1 实验部分第43-44页
   2-2-1-1 聚合机理第43页
   2-2-1-2 实验原料与实验机器第43页
   2-2-1-3 材料的制备第43-44页
   2-2-1-4 表征与测试第44页
  2-2-2 结果与讨论第44-47页
   2-2-2-1 PPy/C复合材料的组成第44页
   2-2-2-2 炭黑用量对PPy/C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第44-45页
   2-2-2-3 炭黑吸附聚合对聚吡咯颗粒形态的改进第45-46页
   2-2-2-4 炭黑吸附聚合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第46-47页
 §2-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三章 聚吡咯基导电复合材料作锂二次电池正极性能的研究第48-68页
 §3-1 实验部分第48-55页
  3-1-1 实验原理第48-49页
  3-1-2 实验原料与实验仪器第49页
  3-1-3 材料的选择和制备第49-55页
   3-1-3-1 与聚吡咯正极相匹配的锂二次电池的负极、电解质及其它相关材料的选配第49-54页
   3-1-3-2 锂/聚吡咯二次电池正极片的制备第54页
   3-1-3-3 锂/聚吡咯二次电池的组装第54-55页
  3-1-4 测试与表征第55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55-66页
  3-2-1 电池的充放电反应第55-56页
  3-2-2 循环伏安测试第56-57页
  3-2-3 电池的充放电性能第57-58页
  3-2-4 电池的循环性能第58-59页
  3-2-5 不同集电极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59-60页
  3-2-6 隔膜层数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60-61页
  3-2-7 不同复合组分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61-62页
  3-2-8 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62-63页
  3-2-9 正极材料的堆积密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63页
  3-2-10 不同充放电电流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63-64页
  3-2-11 过充电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64-65页
  3-2-12 电池的贮存性能第65-66页
 §3-3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四章 聚苯胺基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68-83页
 §4-1 PAn/C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68-78页
  4-1-1 实验部分第68-69页
   4-1-1-1 实验原理第68页
   4-1-1-2 实验原料与实验仪器第68-69页
   4-1-1-3 材料的制备第69页
   4-1-1-4 测试与表征第69页
  4-1-2 结果与讨论第69-78页
   4-1-2-1 FT-IR分析第69-70页
   4-1-2-2 TGA分析第70-71页
   4-1-2-3 反应时间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第71-73页
   4-1-2-4 盐酸用量对复合材料电导率及产量的影响第73-74页
   4-1-2-5 氧化剂种类和用量对复合材料电导率和产量的影响第74-75页
   4-1-2-6 复合氧化剂的摩尔比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第75页
   4-1-2-7 炭黑用量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第75-76页
   4-1-2-8 不同氧化剂合成的复合材料的放置稳定性第76-77页
   4-1-2-9 复合材料的形貌第77-78页
 §4-2 PAn/金属氧化物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第78-81页
  4-2-1 实验部分第79-80页
   4-2-1-1 实验原理第79页
   4-2-1-2 实验原料与实验仪器第79页
   4-2-1-3 材料的制备第79-80页
   4-2-1-4 表征与测试第80页
  4-2-2 结果与讨论第80-81页
   4-2-2-1 V_2O_5用量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第80页
   4-2-2-2MnO_2用量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第80-81页
 §4-3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五章 聚苯胺基导电复合材料作锂二次电池正极性能的研究第83-89页
 §5-1 实验部分第83-84页
  5-1-1 实验原理第83页
  5-1-2 实验原料与实验仪器第83-84页
  5-1-3 材料的制备第84页
  5-1-4 表征与测试第84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84-88页
  5-2-1 聚苯胺复合炭黑与聚苯胺混合炭黑对屯池性能的影响第84-85页
  5-2-2 不同氧化剂合成的PAn/C复合材料作锂二次电池正极电池性能的比较第85-87页
  5-2-3 Li—MnO_2与Li—MnO_2/PAn的电池性能的比较第87-88页
 §5-3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第六章 结论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社会平均期望的后悔过程
下一篇:基于VR的物料搬运远程操作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