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侦查辩认基本问题研究

第一部分 侦查辨认概述第1-26页
 一、 侦查辨认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剖析第9-18页
  (一) 侦查辨认的概念剖析第9-12页
  (二) 侦查辨认概念的要素分析第12-14页
  (三) 侦查辨认的特征第14-16页
  (四) “侦查辨认”与“鉴定”关系比较第16-18页
 二、 侦查辨认的科学基础和心理机制第18-20页
  (一) 侦查辨认的科学基础第18-20页
  (二) 侦查辨认的心理机制第20页
 三、 侦查辨认的目的和作用第20-23页
  (一) 侦查辨认的目的第20-21页
  (二) 侦查辨认的作用第21-23页
 四、 侦查辨认的分类第23-26页
  (一) 以被辨认对象或其拥有者的知悉状况分类第23-24页
  (二) 以认定所依据的客体物特征状态分类第24页
  (三) 以辨认人是否凭借中介物感知客体物分类第24-25页
  (四) 以出示时陪衬客体物有无分类第25页
  (五) 以辨识主体分类第25-26页
  (六) 以被辨认对象分类第26页
第二部分 侦查辨认的实施和结论的运用第26-67页
 一、 侦查辨认实施的程序性要求第26-30页
  (一) 合法第26页
  (二) 时机适合第26-28页
  (三) 及时第28-29页
  (四) 保障权益第29-30页
 二、 侦查辨认实施规则探析第30-43页
  (一) 正名:是“侦查辨认实施规则”还是“侦查辨认实施原则”第30-32页
  (二) 侦查辨认实施规则细探第32-43页
 三、 侦查辨认的实施方法第43-52页
  (一) 组织实施辨认主体的适格性要求第43-44页
  (二) 侦查辨认实施前的准备第44-46页
  (三) 侦查辨认的方法第46-52页
 四、 侦查辨认结论的审查运用第52-67页
  (一) 侦查辨认结论的可信度审查第52-60页
  (二) 侦查辨认结论在诉讼中的运用第60-67页
第三部分 我国侦查辨认程序的完善研究第67-89页
 一、 我国侦查辨认程序的规制现状及存在的缺陷第67-74页
  (一) 我国侦查辨认程序的规制现状第67-68页
  (二) 我国侦查辨认程序存在的缺陷第68-74页
 二、 完善侦查辨认程序的指导原则第74-78页
  (一) 程序法治原则第75页
  (二) 程序公正原则第75-76页
  (三) 效率原则第76-78页
 三、 我国侦查辨认程序的再构建第78-89页
  (一) 通过立法明确侦查辨认的法定侦查措施地位第78-79页
  (二) 完善侦查辨认规则体系,增加辨认的形式,并对一些秘密辨认行为进行必要的规制,使侦查辨认制度趋于合理第79-81页
  (三) 加强公开辨认程序中犯罪嫌疑人的权利维护第81-85页
  (四) 明确辨认结论的证据资格和证据种类归属,确立必要的补强证据规则和合理的辨认证据排除规则第85-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硝基苯甲酸类废水污泥驯化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
下一篇:对构架我国社会防卫体系的几点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