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导言 | 第8页 |
第一章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8-15页 |
·萌芽时期 | 第8-10页 |
·基本形成期 | 第10-12页 |
·发展成熟期 | 第12-15页 |
第二章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15-30页 |
·“工具论”--语文性质观 | 第15-18页 |
·“应需说”--语文目的观 | 第18-20页 |
·“科学性”--语文教材观 | 第20-22页 |
·“善教”--教师观 | 第22-26页 |
·“求变”--创新教育的思想 | 第26-30页 |
第三章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理论特色 | 第30-44页 |
·语文学科独特功能与现代教育整体目标的理性把握 | 第30-33页 |
·从教到不教的终极目标与养成终身以之习惯的高度融合 | 第33-37页 |
·鲜明的科学化追求与深切的人文性蕴涵的相互结合 | 第37-41页 |
·以富含辩证思想的概括和浅近通俗的类比揭示语文教育规律 | 第41-44页 |
第四章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局限性 | 第44-51页 |
·“语文工具论”的理论缺陷 | 第45-46页 |
·过分偏重方法论角度研究 | 第46-48页 |
·未能结合与语文教学有关的边缘学科 | 第48-49页 |
·较少作逻辑的论证,表达上不甚严密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对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启示及其借鉴意义 | 第51-60页 |
·准确全面认识语文学科性质,不断深化语文教学方向的认识 | 第52-54页 |
·加快语文教学改革步伐,努力适应信息社会语文教学的需要 | 第54-57页 |
·做“善教者”,努力增强把握和运用语文教学规律的自觉性 | 第57-60页 |
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