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导论 | 第9-20页 |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第9-13页 |
·当前我国股东大会会议制度之检讨 | 第9-12页 |
·完善我国股东大会会议制度的途径与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目标--寻求公司法约束的核心 | 第13-20页 |
·股东大会会议是公司实现自治的方式 | 第13-16页 |
·公司法干预股东大会的正当理由 | 第16-19页 |
·寻求公司法构建股东大会会议制度的核心 | 第19-20页 |
2 股东大会会议之本体问题研究 | 第20-27页 |
·股东大会会议之目标 | 第20-24页 |
·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 | 第20-21页 |
·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 第21-22页 |
·公司社会责任的承担 | 第22-24页 |
·股东大会决议之本质 | 第24-25页 |
·小结 | 第25-27页 |
3 股东大会会议之程序问题研究 | 第27-38页 |
·股东大会会议程序之“体用” | 第27-28页 |
·股东大会会议程序之“体” | 第27-28页 |
·股东大会会议程序之“用” | 第28页 |
·我国公司法在规范股东大会会议程序方面应当发挥的作用 | 第28-37页 |
·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基础性文本 | 第29-30页 |
·强化对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程序 | 第30-34页 |
·倡导有利于促进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程序 | 第34-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4 股东大会会议之决议问题研究 | 第38-49页 |
·股东大会会议之可决议事项--从郑百文案引出的思考 | 第38-43页 |
·股东大会会议之表决权的实现 | 第43-47页 |
·“大股东民主”--资本多数决原则的必然结果 | 第43页 |
·对“大股东民主”弊害的克服 | 第43-47页 |
·瑕疵决议的法律效力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5 结束语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