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概述第12-16页
 一、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概念第12-14页
  (一) 沟通的学科概念第12-13页
  (二)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内涵第13-14页
 二、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特征第14-16页
  (一) 二分确定性第14页
  (二) 目的先在性第14-15页
  (三) 资源倾斜性第15-16页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理论基础第16-25页
 一、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第16-18页
  (一)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概述第16-17页
  (二)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与教育沟通解读第17-18页
 二、 教育交往理论第18-21页
  (一) 教育属于交往行为范式第19-20页
  (二) 教育属于特殊的交往行为第20-21页
 三、 “以人为本”新发展观第21-25页
  (一) “以人为本”新发展观综述第21-22页
  (二) “以人为本”思想的启示第22-25页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构成要素及过程模式第25-37页
 一、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构成要素分析第25-31页
  (一) 沟通信息发送者第25-26页
  (二) 沟通信息接受者第26-27页
  (三) 沟通信息与通道第27-29页
  (四) 沟通背景第29-31页
 二、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模式第31-37页
  (一) 沟通过程模式与“三论”第31-34页
  (二) 双向互动模式第34-37页
第四章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效果不佳的原因及对策要求第37-42页
 一、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第37-40页
  (一) 教育者本身能力不强第37-38页
  (二) 受教育者自身素质不高第38-39页
  (三) 沟通渠道不畅第39-40页
 二、 克服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效果不佳的对策要求第40-42页
  (一) 变革教育思维模式,倡导教育双方互动第40页
  (二) 提高教育者沟通能力,培养“专家型”思想政治教育沟通队伍第40页
  (三) 加强对受教育者心理研究,调动其沟通积极性第40-41页
  (四)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环境,形成沟通合力第41-42页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原则及主要方法第42-46页
 一、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原则第42-43页
  (一) 平等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第42页
  (二) 及时性与经常性相结合的原则第42页
  (三) 坦诚与保密相结合的原则第42-43页
 二、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主要方法第43-46页
  (一) 谈心沟通法第43-44页
  (二) 感染沟通法第44页
  (三) 心理咨询沟通法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后记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备件库存决策支持系统及库存模型研究
下一篇:呼叫中心客户满意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