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系统模糊控制及信息管理软件设计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页 |
| ·课题来源及其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变频调速及PLC在供水行业中的应用 | 第9-11页 |
| ·变频调速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 第9-10页 |
|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特点及应用 | 第10-11页 |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计算机监控系统研究与设计 | 第13-27页 |
| ·供水行业中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 第13-14页 |
| ·现场控制对象分析 | 第14-17页 |
| ·控制对象分析 | 第14-16页 |
| ·控制系统功能分析 | 第16-17页 |
| ·系统硬件设计 | 第17-22页 |
| ·系统总体结构 | 第17-19页 |
| ·取水控制系统 | 第19-20页 |
| ·供水控制系统 | 第20-22页 |
| ·水泵调速的基本理论与效果 | 第22-26页 |
| ·管路水力损失与性能曲线 | 第22-23页 |
| ·水泵工作点的确定和调节 | 第23-25页 |
| ·水泵变频调速节能分析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第三章 模糊PID控制的研究 | 第27-46页 |
| ·模糊PID控制器 | 第27-34页 |
| ·模糊理论和模糊控制 | 第27-28页 |
| ·模糊控制器的一般结构 | 第28-30页 |
|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 第30-34页 |
| ·时滞系统的Smith补偿 | 第34-37页 |
| ·供水控制系统的近似模型 | 第35页 |
| ·纯滞后的Smith补偿方法 | 第35-37页 |
| ·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 | 第37-45页 |
| ·MATLAB工具箱简介 | 第38-39页 |
| ·模糊控制器的实现 | 第39-40页 |
| ·控制器和控制系统的仿真 | 第40-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上下位机间的串行通信 | 第46-68页 |
| ·上下位机的串行通信 | 第46-50页 |
| ·串行通信 | 第46-47页 |
| ·串行通信协议 | 第47-48页 |
| ·串行通信接口标准 | 第48-50页 |
| ·上位机通信模块设计 | 第50-60页 |
| ·串行通信API函数和结构 | 第50-54页 |
| ·通信控件设计 | 第54-59页 |
| ·上位机通信模块设计 | 第59-60页 |
| ·PLC通信程序设计 | 第60-67页 |
| ·PLC网络通信协议 | 第60-61页 |
| ·PLC寄存器地址分配 | 第61-62页 |
| ·PLC通信程序设计 | 第62-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第68-78页 |
| ·系统软件总体结构设计 | 第68-72页 |
| ·数据采集和通信 | 第70页 |
| ·设备状态控制 | 第70-71页 |
| ·数据管理 | 第71-72页 |
| ·数据库设计 | 第72-75页 |
| ·数据库设计的原则 | 第72-73页 |
| ·数据库的建立 | 第73-75页 |
| ·监控软件结构设计 | 第75-76页 |
| ·数据处理软件设计 | 第76-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第六章 系统的抗干扰措施及调试 | 第78-87页 |
| ·抗干扰技术和措施 | 第78-82页 |
| ·现场常见的干扰及危害 | 第78-79页 |
| ·常见的抗干扰措施 | 第79-81页 |
| ·本系统的抗干扰措施 | 第81-82页 |
| ·控制系统的调试 | 第82-85页 |
| ·实验室的模拟调试 | 第82-83页 |
| ·现场安装调试 | 第83-85页 |
| ·系统评价 | 第85-86页 |
| ·系统评价 | 第85-86页 |
| ·系统改进的设想 | 第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全文总结 | 第87-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