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在其他方面的应用论文

基于体绘制的医学可视化应用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可视化技术概述第8-12页
     ·技术框架第8-10页
     ·应用领域第10-11页
     ·发展现状第11-12页
   ·医学数据可视化第12-15页
     ·关键技术第12-14页
     ·两种不同的绘制算法第14-15页
   ·可视化技术存在的问题第15-16页
   ·论文目的及完成的工作第16-18页
第二章 直接体绘制技术第18-28页
   ·体绘制算法分类与评价第18页
   ·基于物体空间扫描的体绘制技术第18-21页
     ·Splatting体绘制算法第18-19页
     ·基于错切-变形的体绘制技术第19-20页
     ·体元投射法第20-21页
   ·频域体绘制技术第21-23页
     ·傅立叶投影-截面定理第21-22页
     ·频域体绘制基本算法第22-23页
   ·体绘制加速技术第23-26页
     ·基于算法的优化第23-25页
     ·硬件及系统加速技术第25-26页
   ·试验及讨论第26-28页
第三章 基于光线投射的直接体绘制技术第28-40页
   ·基本原理第28-29页
   ·算法流程第29-34页
     ·插值第29-31页
     ·梯度估计第31页
     ·三维数据场的分类第31-33页
     ·颜色赋值第33页
     ·图象合成第33-34页
   ·优化技术第34-37页
     ·基于空间枚举的加速光线投射算法第34-36页
     ·自适应光线终止法第36-37页
     ·其它加速技术第37页
   ·试验结果及讨论第37-40页
第四章 光照模型与计算第40-50页
   ·光照模型概述第40-42页
     ·体数据的模型化第40-41页
     ·光照模型的分类第41-42页
   ·基本光照模型第42-44页
     ·吸收模型第42-43页
     ·发射模型第43页
     ·吸收与发射模型第43-44页
   ·光照模型的计算第44-46页
     ·光照模型的数值解第44-46页
     ·基于象素的计算方法第46页
   ·真实感绘制技术第46-48页
     ·散射与明暗计算第46-47页
     ·阴影处理第47-48页
   ·应用及讨论第48-50页
     ·Heidelberg光照模型第48-49页
     ·基于OPEN GL的光照处理第49-50页
第五章 体绘制系统的试验设计方案第50-57页
   ·软件构架第50-52页
     ·可视化工具包简介第50-51页
     ·基于OPEN GL的系统软件结构第51-52页
   ·系统总体设计第52-55页
     ·系统要求第52-53页
     ·系统的基本功能第53-54页
     ·系统的总体框架第54-55页
   ·系统子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第55-57页
     ·数据读取与预处理第55页
     ·面绘制第55-56页
     ·直接体绘制第56-5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7-59页
   ·总结第57页
   ·待改进之处及技术展望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读研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及完成的学术论文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货币产出效应研究
下一篇:秦岭北坡森林公园游憩价值及深层生态旅游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