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指称词语和指示词语 | 第11-23页 |
第一节 指称和指称词语 | 第12-13页 |
·指称 | 第12-13页 |
·指称的核心 | 第12页 |
·名词的指称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指示和指示词语 | 第13-19页 |
·指示词语 | 第13-15页 |
·指示词语来源于身势指称 | 第13-14页 |
·指示词语的两个特点 | 第14-15页 |
·指示词语的指示特性与自我指称 | 第15-17页 |
·指示词语表示的是“关系”而不是“属性” | 第15-16页 |
·指示词语具有自我指称的特性 | 第16-17页 |
·言语行为的结构与指示词语的分类依据 | 第17-19页 |
·言语行为的结构 | 第17页 |
·列文森的分类 | 第17-18页 |
·指示词语的新分类 | 第18-19页 |
·指示词语和代词的关系 | 第19页 |
第三节 传统上对指示词语的看法存在不足 | 第19-23页 |
·人们对指示词语的常规看法 | 第19-20页 |
·“代替”这样的说法本身存在问题 | 第20-21页 |
·经济性不足以解释代词的作用 | 第21-22页 |
·篇章功能也不是代词功能的主要方面 | 第22页 |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先用现象研究 | 第23-33页 |
第一节 先用现象 | 第23-25页 |
·列文森等人指出过“先用现象” | 第23页 |
·国内外以往研究涉及的论题和我们的看法 | 第23-25页 |
第二节 语言功能和自组织功能 | 第25-26页 |
·语言功能 | 第25-26页 |
·自组织功能 | 第26页 |
第三节 先用权的解释 | 第26-27页 |
第四节 建立言语行为的必要条件 | 第27-31页 |
·保证言语行为进行的条件 | 第27页 |
·话语角色的指派是言语行为能够建立并运行的条件 | 第27-29页 |
·话语角色指派的必要性 | 第27-28页 |
·角色分配的几个方面 | 第28-29页 |
·人称指示词语的自组织功能 | 第29页 |
·话语发生时空地点的确定也是构成言语行为的重要条件 | 第29-30页 |
·总结 | 第30-31页 |
第五节 指示词语先用的两个层面 | 第31-33页 |
·指示词语每个类别内部的先用性不一致 | 第31页 |
·指示词语内部几个类别之间得先用性也不同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反先用现象 | 第33-42页 |
第一节 反先用权的解释 | 第33页 |
第二节 发生在人称指示语上的反先用现象 | 第33-39页 |
·人称指示词语的反先用现象:调剂人际关系的功能 | 第33-34页 |
·第一人称的反先用现象 | 第34-38页 |
·第二人称的反先用现象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发生在时间指示词语上的反先用现象 | 第39-40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先用反先用现象研究在对外含义教学上的应用 | 第42-50页 |
第一节 留学生在理解和应用反先用现象上的问题 | 第42-43页 |
第二节 留学生在理解和应用显先用现象上的问题 | 第43-46页 |
·指示词语用错 | 第44-45页 |
·使用回避策略 | 第45-46页 |
第三节 教学中的对策 | 第46-50页 |
·注意文化差异,加强教学中的比较 | 第46页 |
·教材编写上应当注意的问题 | 第46-48页 |
·教学策略 | 第48页 |
·创造恰当的教学环境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术语表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