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页 |
·绿色化学的原理 | 第8-9页 |
·化学反应路径综合 | 第9-10页 |
·基于绿色化工的反应路径 | 第10页 |
·化学反应路径可行性的评价方法 | 第10-20页 |
·“原子经济”性反应 | 第12-13页 |
·环境因子(E-因子)和环境商(EQ) | 第13-14页 |
·Dow指数评价法、Mond指数评价法及Hazop分析法 | 第14-16页 |
·内在安全指数法 | 第16-17页 |
·新的内在安全指数法 | 第17-20页 |
·上述反应路径评价方法的不足 | 第20-23页 |
第二章 化学反应路径的绿色评价 | 第23-34页 |
·反应路径绿色评价要素及方法 | 第23页 |
·反应路径绿色评价目的 | 第23-24页 |
·反应路径绿色化程度的影响因素 | 第24-34页 |
·“原子经济性” | 第26页 |
·反应选择性 | 第26-27页 |
·原料可再生性 | 第27-28页 |
·反应温度 | 第28-29页 |
·反应压力 | 第29页 |
·反应步骤数 | 第29页 |
·反应物质 | 第29-31页 |
·燃烧性 | 第30页 |
·爆炸性 | 第30-31页 |
·毒性 | 第31页 |
·催化剂 | 第31-32页 |
·溶剂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绿色反应的路径选择因子(I_(ROUTE)) | 第34-47页 |
·路径选择因子的提出 | 第34页 |
·路径选择因子的计算 | 第34-37页 |
·影响因子的定量评价 | 第37-47页 |
·影响因子间权重的确定 | 第37-39页 |
·影响因子及其子因子的分级评分 | 第39-47页 |
·产品因子α及“原子经济性”因子(I_(AU)) | 第39-40页 |
·选择性系数β及反应选择性因子(I_(RS)) | 第40-41页 |
·可再生原料比重原料及可再生性因子 | 第41-42页 |
·催化剂因子(I_(CAT)) | 第42页 |
·溶剂因子(I_(SOL)) | 第42-43页 |
·反应物质因子(I_(REAG)) | 第43-45页 |
·反应温度因子(I_T) | 第45-46页 |
·反应压力因子(I_(PRO)) | 第46页 |
·反应步骤数因子(I_S) | 第46-47页 |
第四章 路径选择因子(I_(ROUTE))应用于绿色化学反应路径可行性评价的实例 | 第47-60页 |
·“原子经济”反应例子 | 第47-51页 |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合成 | 第47-49页 |
·布洛芬(Ibuprofen)的合成 | 第49-50页 |
·环己醇(Cyclohexanol)的合成 | 第50-51页 |
·绿色的原料/试剂例子 | 第51-55页 |
·乙酰丙酸的合成 | 第51-52页 |
·丙烯腈的合成 | 第52-53页 |
·亚氨基二乙酸的合成 | 第53-54页 |
·碳酸二甲酯 | 第54-55页 |
·环境影响最小化例子 | 第55-60页 |
·胺甲萘的合成 | 第55-56页 |
·环己酮肟的合成 | 第56-58页 |
·环氧丙烷的合成 | 第58-60页 |
第五章 路径选择因子(I_(ROUTE))指导呋喃酮的合成 | 第60-62页 |
·呋喃酮的文献合成路线 | 第60-61页 |
·合成路径评价及选择 | 第61-62页 |
第六章 计算机辅助的绿色化学反应路径评价及选择 | 第62-65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65-66页 |
符号说明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