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茄果类论文--番茄(西红柿)论文

番茄JERFs基因的核定位特性及其对下游基因的表达调控作用

缩略词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7页
   ·转录因子的结构特性第11-15页
     ·转录因子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第11-13页
       ·与SA-,JA-和ET-信号途径相关的防御相关基因的表达第12页
       ·转录因子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第12-13页
     ·转录因子的结构特性第13-15页
       ·DNA结合区第13-14页
       ·转录调控区第14-15页
       ·核定位信号区第15页
       ·寡聚化位点第15页
   ·转录因子的活性调节第15-17页
     ·转译后修饰第16页
     ·二聚体化作用第16-17页
     ·细胞核定位第17页
   ·转录因子与植物的抗逆性第17-25页
     ·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第17-20页
       ·转录因子的重要成员及其调控功能第18-20页
     ·ERF在植物抗逆反应中的作用第20-25页
       ·ERF家族成员及其结构特征第20-22页
       ·ERF家族成员在信号转导中的作用第22-25页
   ·论文的设计思路及实验方法第25-27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二章 实验研究报告第27-52页
   ·JERFs基因细胞核定位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以及农杆菌阳性菌株的获得第27-38页
     ·材料与方法第27页
       ·实验材料第27页
       ·酶及试剂第27页
     ·常用溶液配制第27-29页
       ·培养基配制第27-28页
       ·一般溶液的配制第28页
       ·实验试剂配制第28-29页
     ·实验方法第29-35页
       ·质粒的提取第29-30页
       ·质粒的酶切 (30μl体系)第30页
       ·从质粒载体上扩增所需目的片段(50μl体系)第30-31页
       ·PCP产物的回收及酶切第31页
       ·琼脂糖凝胶中DNA片段的回收第31-32页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2-33页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3-34页
       ·连接反应第34页
       ·连接产物对大肠杆菌的转化第34页
       ·重组质粒的鉴定第34页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第34-35页
       ·电转化农杆菌第35页
       ·阳性农杆菌菌株的鉴定第35页
     ·结果与讨论第35-37页
       ·GFP-pROK2表达载体的鉴定第35-36页
       ·JERFs核定位及删除核定位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6-37页
       ·农杆菌核定位及删除核定位表达菌体的获得第37页
     ·小结第37-38页
   ·JERFs细胞核定位的瞬时表达实验第38-42页
     ·材料第38页
     ·常用溶液配制第38页
       ·培养基配制第38页
     ·实验方法第38-39页
       ·根癌农杆菌介导pROK2-GFP-JERFs转化洋葱表皮细胞第38-39页
       ·JERFs细胞核定位的观察第39页
     ·结果与讨论第39-41页
       ·JERFs-GFP-pROK2的瞬时表达第39-40页
       ·DJERFs-GFP-pROK2的瞬时表达第40-41页
     ·讨论第41页
     ·结论第41-42页
   ·农杆菌介导JERF3转化烟草以及转基因烟草中含GCC-box下游基因表达情况分析第42-52页
     ·材料第42页
     ·常用溶液配制第42-43页
       ·培养基配制第42-43页
       ·基因组DNA提取缓冲液第43页
     ·实验方法第43-47页
       ·根癌农杆菌介导pROK2-JERF3-GFP,pROK2-DJERF3-GFP转化烟草第43页
       ·鉴定转基因植株第43-45页
       ·Northern杂交检测JERF3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含GCC-box的下游基因的表达情况第45-47页
     ·结果与分析第47-52页
       ·烟草的外植体转化、诱导生根及转基因烟草苗的获得。第47-48页
       ·烟草转基因苗的PCR鉴定第48-50页
       ·转基因苗的Northern鉴定以及含GCC box的基因表达情况检测第50-52页
讨论第52-55页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国401(k)计划评述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下一篇:论我国民事审前准备程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