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8页 |
1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经济学解释 | 第18-32页 |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原因 | 第18-22页 |
·金融内在脆弱性假说的解释 | 第19-20页 |
·信息经济学的解释 | 第20-22页 |
·高风险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必要性 | 第22-32页 |
·企业经营失败市场退出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结果 | 第23-24页 |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是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 第24-32页 |
2 我国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实践剖析 | 第32-48页 |
·我国对风险金融机构的处置模式 | 第32-34页 |
·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模式 | 第34-36页 |
·解散 | 第34-35页 |
·撤销(行政关闭) | 第35-36页 |
·破产 | 第36页 |
·我国高风险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典型案例分析 | 第36-48页 |
·中银信托投资公司被接管和收购 | 第36-39页 |
·关闭海南发展银行 | 第39-41页 |
·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破产案 | 第41-43页 |
·广东省地方性金融机构“一揽子风险处置”方案 | 第43-45页 |
·从典型案例看成功与不足 | 第45-48页 |
3 我国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主要问题探析 | 第48-78页 |
·退出模式与退出成本 | 第48-60页 |
·收购模式与成本 | 第49-56页 |
·撤销(行政关闭)、破产模式与成本 | 第56-57页 |
·三种退出模式成本的比较 | 第57-60页 |
·退出时机与退出成本 | 第60-64页 |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成本分担 | 第64-78页 |
·国外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成本分担办法比较 | 第65-67页 |
·我国退出成本分担缺乏完善的制度安排 | 第67-70页 |
·地方财政承担主要退出成本的问题 | 第70-74页 |
·防止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成本的“货币化” | 第74-78页 |
4 几点建议 | 第78-83页 |
·完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 | 第78-79页 |
·遵循及时退出与风险最小化相结合原则 | 第79页 |
·采用市场性收购和行政关闭的市场退出模式 | 第79-80页 |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退出成本分担机制 | 第80-83页 |
·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出资成立存款保险机构 | 第80-81页 |
·财政预算资金构成存款保险基金的重要资金来源 | 第81页 |
·若干年后实施受保存款限额赔付 | 第81-82页 |
·建立和完善金融信息披露制度 | 第82-83页 |
结束语 | 第83-84页 |
注释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后记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