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1页 |
前言 | 第11-23页 |
1. 光照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1-12页 |
2. 低温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2-19页 |
2.1 低温对光合机构的结构的影响 | 第13-15页 |
2.2 低温对有关酶的影响 | 第15-16页 |
2.3 低温影响植物体内的其它过程而影响光合作用 | 第16-19页 |
3. 光合作用限制部位的诊断 | 第19-23页 |
3.1 气孔限制 | 第20页 |
3.2 RuBP羧化限制 | 第20-21页 |
3.3 RuBP再生限制 | 第21页 |
3.4 光合作用的荧光分析 | 第21-23页 |
第一章 枇杷光合特性的研究 | 第23-28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3-24页 |
1.1 材料 | 第23页 |
1.2 光合速率动态变化的研究 | 第23页 |
1.3 环境因子对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 | 第23页 |
1.4 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24-26页 |
2.1 红袍枇杷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 第24页 |
2.2 大红袍枇杷叶片光合的季节变化 | 第24-25页 |
2.3 大红袍枇杷叶片光合速率随叶序变化的规律 | 第25-26页 |
2.4 光照对枇杷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6页 |
3. 讨论 | 第26-28页 |
第二章 枇杷开花结果期光合作用的研究 | 第28-3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2.1 花果对枇杷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29-30页 |
2.2 去花果后枝条叶片光合速率的变化 | 第30页 |
2.3 花果后对枝条叶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的变化 | 第30-31页 |
2.4 花果后枝条叶片对光照的响应 | 第31-32页 |
2.5 去花果后枝条叶片对CO_2的响应 | 第32页 |
3. 讨论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低温胁迫对枇杷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34-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1.1 材料培养与处理 | 第34页 |
1.1.1 材料培养 | 第34页 |
1.1.2 材料处理 | 第34页 |
1.2 叶片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CO_2响应曲线的测定 | 第34-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38页 |
2.1 低温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35-36页 |
2.2 低温处理枇杷叶片光合作用对光强的影响 | 第36-37页 |
2.3 低温处理枇杷叶片光合作用对CO_2的响应 | 第37-38页 |
2.4 恢复3天对低温处理枇杷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38页 |
3. 讨论 | 第38-40页 |
第四章 低温对枇杷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40-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1.1 材料培养与处理 | 第40页 |
1.1.1 材料培养 | 第40页 |
1.1.2 材料处理 | 第40页 |
1.2 叶片光合作用的测定 | 第40-41页 |
1.3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41页 |
1.4 电子传递速率的计算 | 第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2.1 低温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41-42页 |
2.2 低温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42-43页 |
2.3 低温处理对光合电子传递的影响 | 第43-44页 |
3. 讨论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