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1 前言 | 第8-9页 |
2 综述 | 第9-17页 |
2.1 香樟的价值 | 第9页 |
2.2 香樟的分布和栽培利用 | 第9-10页 |
2.3 分子标记及其在林木遗传育种领域中应用 | 第10-17页 |
2.3.1 分子标记的类型: | 第11-16页 |
2.3.2 分子标记在林木遗传育种的作用 | 第16-17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7-21页 |
3.1 研究材料 | 第17-18页 |
3.2 设备与试剂: | 第18页 |
3.3 RAPD分析方法: | 第18-21页 |
3.3.1 DNA的提取 | 第18-19页 |
3.3.2 DNA浓度的测定 | 第19页 |
3.3.3 PCR反应体系 | 第19-20页 |
3.3.4 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20页 |
3.3.5 引物的筛选 | 第20页 |
3.3.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0-21页 |
3.4 传统分类方法实验程序 | 第21页 |
3.4.1 香樟油的提取 | 第21页 |
3.4.2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1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1-34页 |
4.1 香樟优数的RAPD分析 | 第21-28页 |
4.1.1 RAPD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21-23页 |
4.1.2 供试材料对PCR的影响 | 第23-24页 |
4.1.3 筛选引物的结果 | 第24-25页 |
4.1.4 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5-28页 |
4.2 香樟优树的传统方法分类 | 第28-33页 |
4.2.1 含油率、含醇率、百克当年鲜枝叶含芳樟醇量规律 | 第29-31页 |
4.2.2 香樟优树的传统分类 | 第31-33页 |
4.3 传统分类法与RAPD法的结果比较分析 | 第33-34页 |
5 讨论 | 第34-38页 |
5.1 香樟DNA提取质量 | 第34页 |
5.2 扩增体系的建立 | 第34-36页 |
5.3 香樟的传统分类 | 第36页 |
5.4 RAPD和传统分类的相异性 | 第36-37页 |
5.5 遗传多样性 | 第37页 |
5.6 含油率、含醇率的测定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4页 |
附录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