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济信息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前言 | 第7页 |
1. 经济信息学 | 第7-12页 |
1.1 经济信息学的兴起与发展 | 第9-10页 |
1.2 经济信息学与信息经济学 | 第10-12页 |
2. 经济信息系统 | 第12-14页 |
2.1 经济信息与经济思维 | 第13页 |
2.2 经济信息与经济环境 | 第13-14页 |
3. 经济信息的类型及其特征 | 第14-20页 |
3.1 依据信源划分的经济信息类型及其特征 | 第15页 |
3.2 依据信息划分的经济信息类型及其特征 | 第15-16页 |
3.3 依据信义划分的经济类型及其特征 | 第16-20页 |
3.3.1 高值信息 | 第17-18页 |
3.3.2 潜升值信息 | 第18-19页 |
3.3.3 非情报性信息 | 第19-20页 |
3.3.4 干扰(噪声) | 第20页 |
4. 社会经济环境识别 | 第20-27页 |
4.1 社会遗传因子与社会遗传信息 | 第21-22页 |
4.2 双重学习渠道 | 第22-25页 |
4.3 社会指示 | 第25-27页 |
5. 经济信息活动中的技术问题分析 | 第27-37页 |
5.1 经济信息存贮技术 | 第27-29页 |
5.1.1 纸张印刷存贮技术 | 第27-28页 |
5.1.2 缩微存贮技术 | 第28-29页 |
5.2 经济信息学建立与信息现代化 | 第29-32页 |
5.2.1 信息与改善和提高客观决策 | 第29-30页 |
5.2.2 信息与国民经济基本资源合理利用 | 第30-31页 |
5.2.3 信息与优化生产要素 | 第31-32页 |
5.2.4 信息与国民经济基本资料增值 | 第32页 |
5.3 社会科学、科学技术与经济信息研究 | 第32-33页 |
5.4 信息为丰富和发展哲学提供了方法和素材 | 第33-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后记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