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测绘学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论文

数字城市三维可视化技术及应用

中文摘要第1-3页
英文摘要第3-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4页
 1.1 引言第7-8页
 1.2 研究背景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2页
  1.2.1 数字城市三维可视化中数据模型的研究现状第8-9页
  1.2.2 三维实体建模技术的研究现状第9-11页
  1.2.3 数字城市3D GIS中的多库一体化技术第11-12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的结构第12-14页
第二章 数字城市空间数据的数据结构与三维建模技术第14-42页
 2.1 面向对象的城市三维空间数据结构第14-18页
  2.1.1 城市空间地物信息的分类第14页
  2.1.2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表示第14-15页
  2.1.3 空间对象的分类第15-16页
  2.1.4 面向对象空间数据模型第16-18页
 2.2 三维城市地形模型的建立第18-20页
  2.2.1 CRID模型的生成第18-19页
  2.2.2 实验结果第19-20页
 2.3 基于图形的三维重建技术第20-26页
  2.3.1 基本定义第20页
  2.3.2 数据结构描述第20-22页
  2.3.3 复杂地物模型重建技术第22-23页
  2.3.4 建筑物的模型重建技术第23-24页
  2.3.5 部分实验结果第24-26页
 2.4 基于图像的模型重建第26-35页
  2.4.1 全景建模法第26-28页
  2.4.2 纹理映射技术(Texture Mapping)第28-35页
 2.5 遥感图像融合技术在纹理图像生成中的应用第35-41页
  2.5.1 颜色空间及其相互转换第35-37页
  2.5.2 TM/IKONOS图像融合技术第37-39页
  2.5.3 图像融合在三维城市地形仿真中的应用第39页
  2.5.4 有关实验结果及结论第39-41页
 2.6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三章 城市三维场景生成技术第42-68页
 3.1 三维显示的过程第42页
 3.2 城市三维场景的组织与构建第42-51页
  3.2.1 坐标系的建立第42-44页
  3.2.2 三维图形的几何变换第44页
  3.2.3 三维图形的投影变换第44-46页
  3.2.4 三维场景的组织第46-47页
  3.2.5 场景的视频立体显示第47-49页
  3.2.6 部分实验结果第49-51页
 3.3 大范围场景三维绘制的加速算法第51-58页
  3.3.1 基于视点远近和可见面的冗余数据捡选(Culling)算法第51-53页
  3.3.2 场景数据的LOD第53-55页
  3.3.3 层次细节纹理映射(HIP Mapping)第55-57页
  3.3.4 有关实验结果第57-58页
 3.4 BSP技术在透明物体绘制中的应用第58-62页
  3.4.1 BSP技术原理第58-59页
  3.4.2 透明物体绘制中的遮挡问题第59页
  3.4.3 利用BSP技术解决透明物体绘制中的遮挡问题第59-62页
  3.4.4 实验结果及结论第62页
 3.5 实时漫游中的碰撞检测技术第62-66页
  3.5.1 碰撞检测技术背景第62-63页
  3.5.2 碰撞检测通用方法第63-64页
  3.5.3 碰撞检测优化方法第64-66页
  3.5.4 结论第66页
 3.6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四章 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第68-80页
 4.1 面向对象数据库(OODB)的基本思想第68-70页
  4.1.1 空间数据库的特性第68页
  4.1.2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OODM)第68-69页
  4.1.3 面向对象数据库(OODB)第69-70页
 4.2 城市空间数据库的开发途径第70-71页
  4.2.1 基本思路第70-71页
  4.2.2 采用的开发工具第71页
  4.2.3 数据库中的数据内容第71页
 4.3 城市空间数据库的建立第71-78页
  4.3.1 元数据数据库的建立第71-73页
  4.3.2 纹理影像数据库的建立第73-74页
  4.3.3 DEM数据库的建立第74页
  4.3.4 矢量数据库的建立第74-78页
 4.4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五章 基于数字城市三维景观的信息查询与分析第80-93页
 5.1 三维空间坐标的获取算法第80-83页
  5.1.1 变换矩阵的函数实现方法第80-81页
  5.1.2 逆变换矩阵的获取及空间坐标计算第81-83页
 5.2 基于三维城市景观的信息查询第83-88页
  5.2.1 场景检索表的建立第83-84页
  5.2.2 空间包围盒的建立第84-85页
  5.2.3 空间属性信息的双向查询第85-87页
  5.2.4 实验结果第87-88页
 5.3 基本空间分析功能第88-92页
  5.3.1 两点间通视分析第88-90页
  5.3.2 坡度/坡向分析第90页
  5.3.3 水淹分析第90-91页
  5.3.4 实验结果第91-92页
 5.4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六章 数字城市三维可视化与信息查询系统第93-102页
 6.1 系统设计思想第93-94页
 6.2 系统工作流程第94-95页
 6.3 系统主要功能和特点第95-96页
 6.4 系统配置及运行环境第96页
 6.5 部分实验及应用成果第96-101页
 6.6 本章小结第101-10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08页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学术情况第108-109页
致谢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技术引进项目后评估决策支持系统的模型库设计
下一篇:武当山旅游经济突破性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