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碱性条件下二次锌电极性能的研究

第1章 绪论第1-32页
 1.1 二次锌电池的发展状况第11-15页
  1.1.1 电池的发展史第11-12页
  1.1.2 目前二次锌电池的发展水平第12-15页
 1.2 锌电极存在的问题第15-19页
  1.2.1 锌电极的变形第15-16页
  1.2.2 锌枝晶第16-18页
  1.2.3 锌腐蚀第18页
  1.2.4 锌电极的阳极钝化第18-19页
  1.2.5 锌迁移造成的影响第19页
 1.3 锌电极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第19-28页
  1.3.1 电极添加剂第19-25页
  1.3.2 电解液添加剂第25-26页
  1.3.3 其他技术第26-28页
 1.4 废旧电池对环境的影响第28-29页
 1.5 二次锌电池的应用前景第29-30页
 1.6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30-32页
  1.6.1 课题的目的第30-31页
  1.6.2 课题的意义第31-32页
第2章 锌电极的实验方法第32-35页
 2.1 电极的制作第32-33页
  2.1.1 涂膏式锌电极的制作第32页
  2.1.2 泡沫式镍电极的制作第32-33页
 2.2 电池的装配第33页
 2.3 电化学方法第33-34页
  2.3.1 恒流充放电实验第33页
  2.3.2 循环伏安法第33-34页
  2.3.3 锌迁移实验第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电极添加剂的研究第35-56页
 3.1 电极添加剂的选择和电极的配方第35页
 3.2 两种添加钙的方式第35-36页
  3.2.1 锌酸钙的制备第35-36页
  3.2.2 共沉淀法添加钙第36页
 3.3 循环伏安法研究电极添加剂的作用第36-51页
  3.3.1 添加钙的锌电极循环伏安曲线的分析第37-43页
  3.3.2 添加金属氧化物的锌电极循环伏安曲线分析第43-51页
 3.4 锌迁移实验研究电极添加剂的作用第51-52页
 3.5 添加剂的作用机理探讨第52-55页
  3.5.1 PbO、Bi_2O_3、SnO_2对锌电极的影响第52-54页
  3.5.2 添加钙对锌电极的影响第54-55页
 3.6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4章 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第56-69页
 4.1 电解液添加剂的选择第56-57页
 4.2 电化学方法研究电解液添加剂的作用第57-67页
  4.2.1 循环伏安法的研究第57-67页
  4.2.2 锌迁移实验研究电解液添加剂的作用第67页
 4.3 添加剂的作用机理探讨第67-68页
 4.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5章 电池循环性能的研究第69-77页
 5.1 优化后电池的组成第69页
 5.2 锌镍电池的电化学原理第69-70页
 5.3 电池的性能第70-74页
  5.3.1 实验条件第70页
  5.3.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0-74页
 5.4 影响电池性能的其他因素分析第74-75页
  5.4.1 隔膜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74页
  5.4.2 充电方式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第74-75页
  5.4.3 粘结剂以及电池的装配对电池性能影响第75页
 5.5 电池失效原因分析第75-76页
 5.6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结论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邮政企业资产重组的研究
下一篇: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及性能研究